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三国:我成为了颜良 > 第638章

第638章

《三国演义》中的袁绍就是在官渡之战败后不久病死,虽然说是忧郁而死,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年势已高。

颜良记得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是借着去汝南为名,成功的脱离了袁绍的控制。

许攸乃袁绍元老谋士,他都说行,袁绍当即欣然答应。

颜良眉头一皱,沉声道:“主公,末将以为,刘玄德此举可疑,主公万不可应允。”

许攸闻言变色,他原想把颜良趁机支走,却怎料到颜良还要把他顺便带走。

信义这玩意儿,也得看什么时机,在这个尔虞我诈的风云时代,盲目的信义只会让自己死无葬生之地。

被颜良说动的袁绍,恼火之下,当即下令收回成命,不准刘备带兵去汝南。

如果没有许攸的背叛,曹操就不可能知道乌巢的虚实,也就无法取得火烧乌巢的奇功。

接着袁绍又暗挖地道,想直达曹营腹地,又被曹操在营寨四周掘壕沟所破。

官渡一战的胜负关键,就在于许攸的背叛。

“刘玄德,你终于坐不住了,我等了你很久了。”

颜良入帐见礼后,便直接问道:“主公,末将听说刘玄德向请公请缨,由他率兵去汝南统率刘辟诸军,不知可有此事?”

欲夺许都,必破官渡。

袁绍一怔,脸上露出狐疑。

颜良先前虽然答应过刘备,不跟袁绍说关羽的事,但到这个时候,他也只能出卖刘备。

好你个许攸,我正愁着没人替我铺路呢,你这口开得及时啊。

所以袁绍就算官渡胜了,也活不过几年,到时候袁家的分裂必是再所难免。

许攸话一出口,颜良便慷然请战。

再加上袁绍又宠爱幼子,几个儿子也不相和,如此危机重重的一个集团,将来就算是打败了曹操,必然也必将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

颜良意识到,他必须尽快的脱离袁绍,脱离这个到处是明枪暗箭的漩涡。

手下群臣在官渡之战这等决定性的战争中,还依然为一己私利斗得你死我误,袁绍的御下手段实在是让颜良鄙视。

颜良马上表了一番决心,声称必不辜负袁绍的重托。

可见刘备也不是什么视信义如山的人,颜良跟他也没必要讲究什么。

袁绍为了攻破官渡曹营,用尽了种种办法,先是堆土山,居高临下以弩弓手射曹营,结果被刘晔的霹雳车所破。

这日午后,颜良派去暗中监视刘备的眼线带回消息,说是刘备已经向袁绍提出请求,派他率军去汝南,支援起兵造反的黄巾余党刘辟所部,威胁许都之南。

眼下袁绍势大,曹统区不少郡国都背曹投袁,汝南郡作为袁绍的老家,此时发生叛乱也是意料之中。

袁绍本是平静的表情,很快阴了下来,低头若有所思。

曹操的防御看似固若金汤,不过颜良却很清楚,曹操最致命的缺陷在于乏粮,只要袁绍一直跟他耗下去,曹操的失败在所难免。

袁绍正要改发将令,颜良却忽然又道:“启禀主公,末将对汝南毕竟不太熟悉,所以此番前往汝南,希望能以子远先生随行。”

“子远先生言之有理,主公,末将愿率轻骑数千前往汝南,统领刘辟诸军,与主公南北夹击,共破许都。”

“竟有此事?”袁绍吃惊道。

“刘玄德先后依附过公孙瓒、吕布、曹操,却屡次背弃,可见此人断无忠心可言,末将以为,他此番主动请战,必是想借机背离主公。”

颜良说袁绍的大军是“堂堂正正”之师,虽然有拍马屁的歉疑,不过袁军人数上的优势却是压倒性的。

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边虎牢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之北屏障。

曹军尽管精锐,但数量上的绝对劣势,却也使曹操当真有些“蝼蚁撼树”的悲壮。

当年白门楼之时,刘备曾答应吕布向曹操求情,可转过头时,却劝曹操杀吕布以除后患。

中军大帐的这场明争暗斗,让颜良更加深刻的见识了袁绍集团内部的纷争。

颜良趁势又道:“实不瞒主公,前番白马之役时,末将曾与刘备的义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