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荀攸同样惊异不已,追问道:“你说敌军早有防备,这怎么可能。”
颜良站在船尾,手拿着一杯烈酒,欣赏着天际那灿烂的通红。
所幸的是,关羽和张辽二人均毫发无损。
颜良早就知道,白马城方向的大火,定是曹军在劫营放火,只可惜他在夜幕降临之后,就率领着得胜之军,悄无声息的北撤到至了渡头。
“若果真如此,这颜良就是一员文武双全的智将,叔父对他的评价只怕就有失偏……”提及他的叔父荀彧,荀攸不好再说下去。
颜良回过身来,一名中年男子已走了进来,拱手见礼,一脸亲切的微笑。
曹操的浓眉紧锁,恼怒之余,更多了几分惊奇。
众将士哈哈大笑,带着看热闹的轻松心情,最后一批兵马上船。
滚鞍下马的马延,兴冲冲的拱手报告,言语中充满了敬佩之意。
大儒孔融评价河北颜良文丑二将,乃当世猛将,不可与敌,尚书令荀彧却称此二将为“匹夫之勇”,一战可擒。
安营后不久,溃败的轻骑陆续逃归,此一战折损骑兵约有千余。
此刻,他的脑海里甚至已在想象着曹操扑了个空后,那种懊恼的表情。
他有一种被人耍了的感觉。
杀败曹军的突袭,从关羽的刀下保住性命,全身退回北岸,这些足以令颜良轻松一阵子。
盘算之际,前方已遥见大营旗帜。
“确实如此,张关二位将军率骑兵赶到白马时,颜良军正列阵已待,军容整肃,确实是早有准备的样子。”
袁曹决战开始前,曹营中弥漫着恐袁的气氛。
曹操却并没有责怪荀攸,只是狐疑道:“奉孝的细作送回的情报中明明讲袁绍已率主力西向延津,说明袁绍本人并不知中计,可是白马敌军却早有准备,莫非竟是这颜良独自识破了公达你的计策不成?”
如今转身重生,让自己有机会一展身手,大干一场,颜良焉能放弃这天赐良机。
曹操捂了鼻子,默默的走在遍地的灰烬上,鹰目中闪烁着愠怒之色。
不过,仅仅只是保住性命,却并非颜良最终的目标。
身处在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任何一个热血男儿都会有成就一番霸业的理想,颜良亦不例外。
不多时,颜良昂首阔步,率领着他的得胜之师步入大营。
马蹄声响起,夜色中,马延率领着一小队骑兵匆匆而来。
关羽恨极之下,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荀攸感到无比的耻辱,充满了愧疚,不敢正视曹操。
河北军将士默默无声的登上渡船,一艘艘的满载的渡船,借着皎洁的月色,徐徐的向着斜对岸的黎阳驶去。
那人身长七尺,皮肤甚白,一对修长的手臂特别显眼。
颜良站在栈桥上,驻马远望着白马城方向,如刃的目光中闪烁着几分诡笑。
曹操唯恐颜良军趁势杀来,不敢再急行赶路,而是令两万步军就地扎营,安设鹿角,防止颜良军骑兵的冲击。
张辽,追随吕布多年的并州虎将。
前世的他,自认身负才华,却因得不到好的机会,只能窝在办公间里受领导的气。
二将单膝伏地,张辽黯然请罪,关羽却脸色铁青,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