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一直跟他耗下去,曹操的失败在所难免。
可见刘备也不是什么视信义如山的人,颜良跟他也没必要讲究什么。
曹操显然早就预料到会与袁绍在此决战,故于建安四年时,就在官渡修筑了十分稳固的堡垒和完善的防御工事。
倘若是内部纷争不断的袁绍胜了,虽然会盛极一时,但只要袁绍一死,整个北方又会大乱,介时颜良才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旁边的许攸,神色也是微微一变。
只是袁绍生性好忌,颜良怕他对自己的主动请缨有所怀疑,所以他就一直在等着刘备先出手,然后他才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欲夺许都,必破官渡。
许攸闻言变色,他原想把颜良趁机支走,却怎料到颜良还要把他顺便带走。
颜良先前虽然答应过刘备,不跟袁绍说关羽的事,但到这个时候,他也只能出卖刘备。
颜良意识到,他必须尽快的脱离袁绍,脱离这个到处是明枪暗箭的漩涡。
而没有火烧乌巢,也就没有张郃的临阵投敌,更不会有袁军的全线溃败。
官渡一战的胜负关键,就在于许攸的背叛。
官渡之战,若是内部团结的曹操胜了,那统一北方后的曹操便将更加强大不可撼动。
颜良入帐见礼后,便直接问道:“主公,末将听说刘玄德向请公请缨,由他率兵去汝南统率刘辟诸军,不知可有此事?”
垂首而立的颜良,心中在暗笑,盘算着如何让自己取代刘备去汝南。
便是因此,颜良才决定把许攸这个胜负的关键带走,顺便也为自己收入一位满腹韬略的天才谋士。
十万袁军猛攻官渡两月,依旧无法突破曹操官渡主营。
许攸乃袁绍元老谋士,他都说行,袁绍当即欣然答应。
眼下袁绍势大,曹统区不少郡国都背曹投袁,汝南郡作为袁绍的老家,此时发生叛乱也是意料之中。
如果没有许攸的背叛,曹操就不可能知道乌巢的虚实,也就无法取得火烧乌巢的奇功。
颜良趁势又道:“实不瞒主公,前番白马之役时,末将曾与刘备的义弟关羽交手,当时刘备听闻关羽为曹贼效力,害怕主公听闻会追究他,便再三恳求末将不要报知主公。”
“竟有此事?”袁绍吃惊道。
颜良却有自己的如意盘算。
袁绍为了攻破官渡曹营,用尽了种种办法,先是堆土山,居高临下以弩弓手射曹营,结果被刘晔的霹雳车所破。
所以袁绍就算官渡胜了,也活不过几年,到时候袁家的分裂必是再所难免。
好你个许攸,我正愁着没人替我铺路呢,你这口开得及时啊。
中军大帐内,袁绍正在伏案观图,内中只有许攸在旁陪着。
撤退的途中,曹军数度主动出击,想方设法阻止袁军进兵,但实力悬殊太大,最终不得不将数万兵马全部退回官渡主营。
只是眼下时机未到,颜良却还得稍稍隐忍。
袁绍本是平静的表情,很快阴了下来,低头若有所思。
中军大帐的这场明争暗斗,让颜良更加深刻的见识了袁绍集团内部的纷争。
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边虎牢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之北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