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出身不好,却也心怀肝胆忠义。
“不知颜将军到,刘辟未及远迎,还请将军恕罪。”当先那头裹黄巾的武将拱手见礼,旁边另一将则自称龚都。
“那当然不是,颜将军有令,我自会带着手下弟兄上阵,可要我把兵马交给别人却不行。”龚都态度也很坚决,偏不肯交出兵权。
令颜良感到意外的是,这伙黄巾军号称数万,声势浩大,但实际上能战者却不过六七千人而已,所谓的数万之众,其实还包括了老幼等不能上阵的家眷。
而且那六七千青壮战力,皆也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人别说是甲胄,手中甚至连件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所用的武器不过是削尖的木棒而已。
三天后,颜良率领着他的一千轻骑抵达了汝南郡治所安城。
正是刘辟的拼死一战,才为刘备争取到时间,等到了赵云的援兵,救了刘备一命。
刘辟迟疑了一下,依旧听令。
颜良剑眉暗凝,眼中立时闪过一丝杀机。
刘辟忙道:“请将军尽管下令。”
颜良借着袁绍之名对他二人加以抚慰,那二将则表示对袁绍的忠心,坚决听从颜良的调遣。
我要亲手平定这乱世,以仁义对待天下的百姓,让他们能够过上温饱的日子!
大敌当前,若惹得民怨沸腾,内部生乱,又如何能全力抗拒外敌。
他这是要收兵权。
袁绍发兵南下,中原震动,这些黄巾余众们趁着曹操无暇南顾时,趁势从群山中杀出,打着响应袁绍的旗号,四处攻掠。
骑马徐徐步向安城东门,一路上,看着大道旁凌乱的黄巾营寨,许攸不断的摇头说着风凉话。
马蹄声响起,数骑迎面而来。
颜良也就不推辞,大大方方的跪坐下来,周仓侍立在一侧,许攸则陪坐于旁。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颜良一直盘算着称霸称雄,逐鹿天下,把当初在办公室受的委屈,狠狠的发泄出来。
但出自于颜良之口,却给了许攸深深的震撼。
步入城大门时,颜良所见是一片凋零。
入得议事大堂,颜良假意要入客座,刘、龚二人再三坚辞,硬把颜良请入主座。
刘表、孔融、刘璋……这些人看起来够仁义吧,他们的仁义却招至外敌入侵,使辖下子民陷于水深火热。
舞干戚以济世,这才是真正的仁义之君。
“这个刘辟倒是有些见识,算是个人才,可以为我所用。”
颜良有感而发,喃喃念叨了出了这一句后世名句。
悟明了这个道理,颜良将手中的钢刀,握得更紧。
沉浸在思考中的颜良,并没有觉察到许攸的眼神变化,原本只想争霸的他,心里忽然又产生了另一个信念:
颜良点了点头,缓缓道:“这头一件事,请两位下令所部立刻停止扰民,不可再妄动百姓一针一线。”
隔着一个马头的许攸,听到了颜良的自语,心中不禁吃了一惊。
颜良抵达安城时,这座治所内外已聚集近数万多黄巾军,汝南黄巾的首领龚都和刘辟也在其中。
那龚都却腾的跳了起来,大叫道:“这怎么行,我那几千号弟兄,是我一手拉出来的,凭什么让给别人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