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都这小子,名义上奉袁绍为主,实际却只想借着袁绍的名头,堂而皇之的为自己捞油头。
十天之后,安城以北。
颜良知他足智多谋,既然示意自己不杀龚都,那就必然有他的道理。
这种阻挠自己大业的绊脚石,留之何用!
汝南黄巾军造反的消息,早传往官渡前线,最初之时,曹操并没有太过理会这股小打小闹的黄巾叛贼,但当他听闻袁绍派颜良率轻骑前往汝南,统领汝南黄巾军时,他就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这支步骑队伍,大约有一万人左右,其中骑兵两千,步军八千。
很好,那我就给你时间,让我见识见识你许攸的能耐。
尘土漫天,一队步骑缓缓的向着安城前行。
“再报再探。”颜良一挥手,屏退了斥候。
那中年的将军,正是曹军大将曹仁。
“大意”二字,李通没敢说出来。
“一石二鸟之计?”
曹仁熟读兵法,岂会犯把辎重队暴露在阵前这种错误,他这分明是故意而为,为的就是想诱使本军前去抢夺。
曹操不敢小视,当即命亲族大将曹仁,率两千精骑从官渡主战场抽身南下,会同驻守汝南的李通和满宠,前去对付颜良。
颜良很清楚这位曹家第一大将的实力有多强。
他嘴角便微微上扬,“看来子远先生另有妙计,颜某愿洗耳恭听。”
早在几天之前,许攸遍布天下的细作就带回了关于曹仁南下的情报,使颜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子远先生,方才我想杀龚都那不听话的家伙,你为何阻止?”
曹仁乃曹氏宗族第一大将,所率的又是精锐的骑兵,曹操对颜良的重视可见一斑。
当下颜良依着许攸的意思,将刘辟所部的四千可战黄巾军整编,至于龚都的三千多兵马,名义上虽归于颜良,但实际上却仍归其统领。
白马一战,颜良已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颜良抵达汝南后,势必会对许都造成相当大的威胁。
“子远先生,曹仁此来行军有些不太寻常,你怎么看?”颜良问道。
一石二鸟,一石二鸟……
“曹将军,大军前行,将粮草辎重先行,若遇敌人突袭,岂不将粮草尽落敌手。”李通喘着气,一脸的担忧。
许攸捋了捋胡子,笑道:“姓龚的这厮不服,自然该杀,不过将军若想杀他,自有千种办法,又何必自己动手,冷了这伙黄巾的心。”
颜良参透了许攸的计谋,嘴角微微一斜,却佯装兴奋道:“龚将军言之有理,本将就命你率本部兵马,立刻出击,前去劫夺曹军辎重粮草。”
不过颜良想自己若就这么去了荆州,刘表还会以为是他怕了曹军,逃来荆州寻求其庇护,会轻视于他。
龚都大喜,兴奋的拍马而去,心想着可算捞到了好差事,那百余车的粮草,自己要统统收入囊中,一粒米也不分给旁人。
看穿了许攸的心思,颜良反而没有急着向其求教。
“李将军,辎重先行,这是曹将军的诱敌之计,你还没看出来吗。”旁边的满宠微笑着说道。
当曹仁跟龚都厮杀时,自己则可率主力轻骑绕道侧击敌后,一举将曹仁军击溃,此为二鸟。
所以颜良决定临走之前打一个漂亮胜仗,用一场胜仗彰显自己的实力,让刘表不敢小视。
龚都这么一嚷嚷,颜良眼眸眼豁然一亮,猛的想明白了许攸那一石二鸟之计是什么意思。
“颜良初到汝南不久,短时间内自然是难以镇服这些黄巾军,到时那万把黄巾军一见辎重车,定会将颜良的军令抛之脑后,蜂涌的上前抢夺,到那个时候咱们趁势掩杀……嘿嘿……”
这时,旁边的许攸却向他悄悄的摇头,暗示他不可动手。
李通脸上流露出茫然。
到那个时候,阵形一乱,曹仁就可以趁乱挥军掩杀,大胜一场。
“我哪有那么神,才片刻间的功夫就有妙计,就请将军耐心等等,让我好好琢磨琢磨吧。”许攸耸了耸肩。
颜良杀意已生,当场就准备拔剑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