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洗盥完毕,精神刚刚从迷糊中清醒过来,许攸便前来求见。
许攸脸上却流露的惊叹,看着颜良掌心那粗犷的“荆州”二字,许攸隐隐觉得,颜良似乎早就盘算好了一切。
“据末将打探,敌将乃是刘表麾下中郎将文聘。”
“将军欲成一番霸业,必得先有成就霸业的根基,攸心中倒有一块合适的地方,只是不知将军愿不愿意去。”许攸捋着胡子道。
在那种大环境下,许攸竟敢谋划兵变废帝,其胆量之大可想而知。
旁边许攸却道:“这个文聘也没什么名望,咱们略施小计,击败他应该不是难事。只是我们手中毕竟兵少将寡,若是惹得刘表起大军前来抵挡,到时只怕……”
许攸虽智谋过人,但大多数时候,却只能通过名声、战绩这等表面的情报来推判一个人能力。
只可惜文聘前半生在刘表的手下,始终都没什么露脸的表现,直到降曹之后,才为曹操重用,大展才华。
许攸好奇心起,便赞同颜良的提议,取了笔墨来,各写了心中所想于掌心。
颜良所拥有的先知,优势就在于预知历史的走向,还有那些名人的性格和能力。
不过许攸后半段话颜良却很赞成,刘表虽然不是什么雄主,但能力还是有的,况且手下还有十多万的带甲之士,自己想凭着六千步骑就一口气吞下荆州,显然是不太靠谱。
当天颜良兴致大好,与许攸痛快的喝了一场,直喝到酩酊大醉方才罢休。
刘表重文轻武,手下没几个可堪大用的大将,文聘算是其中之一。
次日一睁开眼时,已是天光大亮。
兵马星夜兼程而行,五日之后,前锋进抵荆州所属新野。
许攸便不紧不慢,略显得意的将他的计策道出。
颜良正思索时,一骑斥候飞奔而来。
如果刘表真的那么草包的话,早就被曹操灭了,又何能撑到今天。
得此大才,颜良心中大喜,大叫道:“来人啊,拿酒来,今日我要与许先生不醉不休。”
许攸暗松了口气。
刘表不敢得罪袁绍,又不愿直接与曹操发生冲突,如此两相权衡之下,他就只有接受颜良的联合请求。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颜良的心头微微一动。
权衡到这些,颜良便微微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刘表势大,想要吞并其基业不可急于一时,先得在荆州立稳脚根,然后再徐徐图之。”
如此一来,颜良便可堂而皇之的在荆州落脚,趁机扩充势力,收买人心,然后再肆机徐图荆州。
演义中的文聘,可是击退了魏延的人物,其武艺相当的了得。
二人观点相同,均认为刘表乃守成之辈,荆州士人表面上看起来归附,实则都在各怀鬼胎。
颜良笑道:“我心里也盘算着一个地方,倒不知跟先生想的是否一致。这样吧,咱们把这个地方各写于掌心,然后再同时打开,看看英雄所见,是否略同。”
如今颜良的几番相激,正是勾起许攸旧时的辉煌往事,唤醒了他陈封已久的热血。
颜良不愿跟曹操消耗他宝贵的兵力,当即做出决定,率六千步骑,许攸、周仓、刘辟文武,以及俘虏满宠离开汝南,倍道前往荆州。
“刘表的反应还很快嘛。”颜良的剑眉微微一动,喝问道:“可知敌将是何人?”
许攸一怔,表情顿时有些茫然,“将军既然也同意跟刘表联盟,却为何还要动武?”
正史之中,文聘为魏国坐镇江夏,数度挫败吴国的进攻,可谓功劳着著。
其一,他要像张绣那样,争取到和刘表同盟的地位,而非刘备那样的附属关系。
“不,这仗非打不可。”颜良语气中杀气渐露。
官渡之战前,张绣投降了曹操,刘表失去了包宛城在内的南阳北部大部分土地,刘表便只好将南阳郡治所迁至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