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恨极之下,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不多时,颜良昂首阔步,率领着他的得胜之师步入大营。
“连这一条计策都能识破,颜良,颜良,你当真有三头六臂不成……”
听着曹操的喃喃称奇,旁边跟随的荀攸脸色却更加难看。
残留的浓烟依旧在弥漫,呛人的焦炭味充斥在空气中,到处都是残亘断壁,却不见一具尸体。
曹操唯恐颜良军趁势杀来,不敢再急行赶路,而是令两万步军就地扎营,安设鹿角,防止颜良军骑兵的冲击。
“确实如此,张关二位将军率骑兵赶到白马时,颜良军正列阵已待,军容整肃,确实是早有准备的样子。”
河北军将士默默无声的登上渡船,一艘艘的满载的渡船,借着皎洁的月色,徐徐的向着斜对岸的黎阳驶去。
精于战术的他,自投奔曹操麾下以来,征张绣、战吕布诸战中连献妙计,可谓算无遗策,谁想在今日最重要的一场战争中,首战就被敌人识破了计策。
张辽,追随吕布多年的并州虎将。
曹操谨慎了许多,毕竟他手中可用的兵力不过数万,却要面对袁绍十余万大军,任何类似于今日一战的兵力损失,都是他承受不起的。
“丞相,斥候回报,颜良所部昨晚已北渡黄河,撤回了黎阳大营。”扶剑而至的张辽,神色有些郁闷。
颜良站在栈桥上,驻马远望着白马城方向,如刃的目光中闪烁着几分诡笑。
“恭喜颜将军挫败曹军诡计。”
颜良在众人仰慕之下入营,因是袁绍尚在延津未归,颜良交割过兵马,与几位相熟之人打了招呼后,便回往自己大帐休息。
黄河北岸,黎阳。
只扫量了一眼,颜良的脑海里本能的就蹦出了三个字:刘玄德。
大儒孔融评价河北颜良文丑二将,乃当世猛将,不可与敌,尚书令荀彧却称此二将为“匹夫之勇”,一战可擒。
荀攸又出一计,他要用这一计来洗雪前耻。
曹操微微点头,嘴角露出一抹诡笑,“公达此计甚妙,就依你之计而行。”
夜已深,黄河渡头。
曹操向他们询问失利的经过,张辽便将敌人如何早有准备,关羽如何单骑斩将失利的过程如实道来。
斥候的话如铁锤一般,在荀攸的心头重重一击。
二将单膝伏地,张辽黯然请罪,关羽却脸色铁青,沉默不语。
滚鞍下马的马延,兴冲冲的拱手报告,言语中充满了敬佩之意。
身处在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任何一个热血男儿都会有成就一番霸业的理想,颜良亦不例外。
颜良淡淡而笑,摆手道:“人已到齐,上船吧,温酒一杯,好好欣赏曹贼给咱们放烟火。”
前世的他,自认身负才华,却因得不到好的机会,只能窝在办公间里受领导的气。
入夜,中军大帐。
旁边的荀攸同样惊异不已,追问道:“你说敌军早有防备,这怎么可能。”
此刻,他的脑海里甚至已在想象着曹操扑了个空后,那种懊恼的表情。
如今转身重生,让自己有机会一展身手,大干一场,颜良焉能放弃这天赐良机。
安营后不久,溃败的轻骑陆续逃归,此一战折损骑兵约有千余。
“若果真如此,这颜良就是一员文武双全的智将,叔父对他的评价只怕就有失偏……”提及他的叔父荀彧,荀攸不好再说下去。
颜良站在船尾,手拿着一杯烈酒,欣赏着天际那灿烂的通红。
杀败曹军的突袭,从关羽的刀下保住性命,全身退回北岸,这些足以令颜良轻松一阵子。
关羽的自尊心被刺痛,当即拱手道:“丞相,那颜良只是侥幸逃得一死,请丞相再拨我数千兵马,这一次末将一定提了那厮的首级向丞相复命。”
袁曹决战开始前,曹营中弥漫着恐袁的气氛。
他前脚刚进帐,便听身后脚步声传来。
营中袁军将士,早就听说了颜良在白马挫败曹军奇袭的消息,无不为之振奋。
众将士哈哈大笑,带着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