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感觉到,此刻的刘备,似乎是对关羽的忠诚产生了怀疑。
只可惜,他的对手是曹操,一个更加了不起的枭雄。
颜良顺水人情,免了刘备的一桩难堪,他自然对颜良由衷的感激。
颜良迫切的需要休息,因为他还要养精精蓄锐,准备应付另外一个人物。
别的不说,光是这份百折不挠,能屈能伸的精神,就足以令人称奇。
如今若是给审配等人找到借口,他们难保不会借机打击刘备,而袁绍这个人又疑心重,最后虽不见得会拿刘备怎样,但给刘备脸色看却是再所难免的。
看着眼前这一代枭雄,颜良猛然间动了几分杀心。
那个人,就是袁绍。
眼前所站的这个人,就是历史上的蜀汉先主刘备。
傍晚时分,被荀攸之计诱往延津的袁绍,终于率领着袁军的主力兵团,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刘备说话时,总是洋溢着一股独特的魅力。
不过这念头方才产生,就给他当场否定。
譬如那审配,方今袁绍南征时,就奉命辅佐其子袁尚留守邺城,由此可见这些人在袁绍眼中的份量。
刘备当初把家小都丢给了关羽,一人逃到了河北,当然不知土山之约,更不知关羽的难处,或许便是因此,才会对关羽的忠诚产生怀疑。
只是他那临行前的一番嘱托,却险些害得自己丧于关羽刀下,颜良对他这张乌鸦嘴自然深以为忌。
不过,那得意只一瞬便收敛。
“竟有此事?”刘备显得很吃惊,“就将军描述来看,此人必是云长无疑,可云长他应该知道我在河北军中,却为何还要与将军为敌?”
他却深知关羽对刘备忠心不二,与河北军为敌,只是为了用功劳报答曹操的恩遇,才好问心无愧的投归刘备。
颜良微微一笑,“刘使君不来问我还差点忘了,昨日白马城外,一名面色赤红,头顶绿帽的敌将突然单骑冲阵,二话不说,冲我抡刀就砍,不知此人是不是刘使君的那位义弟。”
颜良有些疲惫,也不想跟刘备太过废话,便问道:“刘使君来找我,不知所为何事?”
那是一张堂堂正正的脸,岁月留下的沧桑,难掩那一份依稀可辨的俊朗,那一双深邃的眼睛,流转着一种不凡的光泽。
特别是他的那双眼睛,总透露着真诚和热情,无论说什么,都会让旁人感受到,他是在为你着想,绝不是欺骗作伪,仿佛天生就拥有着号召力。
若论家世出身,嫡出的袁术要比袁绍强,论军事才能,公孙瓒当年打得胡虏闻风丧胆时,袁绍还在洛阳当他的京城四少。
只是刘备大概没料到,他那义弟为了履行跟曹操定下的土山之约,拼了命的想要立功,不问青红皂白就突下杀手。
“我命你攻打白马,你不得我将令,为何擅自退回黎阳?”袁绍冷冷问道,言辞中分明流转着怒意。
袁绍抬起了头,锐利如隼的目光中,似乎暗藏着些许阴霾。
刘备说这话是,像是在问颜良,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不过颜良也知道这不能全怪刘备,他也是一片好心而已。
刘备暗松了口气,大义凛然的表情,马上又变得温和起来。
原先颜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印象中的袁绍总是一副纨绔公子哥,绣花枕头的形象,但穿越之后颜良才渐渐认识到,袁绍尽管没有曹操那么厉害,但同样是一个拥有着不凡人格魅力的枭雄。
想到这里,颜良哈哈一笑,“刘使君说得有理,我还在奇怪云长的举动有些怪异呢,赶情都是中了曹贼的奸计,还是刘使君你最了解曹贼。”
颜良费了好大劲才从他这番话的感召中抽离,心说刘备这三寸之舌着实了得。
历史上袁绍,在颜良文丑两员爱将都被关羽所杀之后,依然被刘备的言辞感染,不忍心杀之,况且颜良现在还活着,袁绍更不可能因为关羽一事就杀刘备。
这也难怪,自刘备投奔袁绍以后,以审配、逢纪为守的河北士人就一直排挤他,而这些人又很得袁绍的信任。
刘备眸中的狐疑一闪而过,当即正色道:“云长对备忠贞不二,若闻备在袁公麾下,必然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