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到了这种场合也不可能淡定。
朱寅走出自己的队列,来到秦良玉身边笑道:
“秦将军代表西南诸司参加西北平叛,今日这朝廷庆功宴,就请代表西南诸司,多喝几杯御酒。”
秦良玉心中一松,拱手道:“制军相公有言,妾身敢不从命。”
面对朱寅温和亲切的眼神,她面对朝臣的紧张顿时一扫而空。
众人眼见朱寅主动和秦良玉示好,替她解围,又听到“代表西南诸司”这句话,这才表面上收起对秦良玉的轻视。
使臣队伍中的努尔哈赤,见到朱寅的身影感到分为亲切。
小老虎弟弟真是很有面子啊,自己在朝中有这样的靠山,不知道省了多少心思。
朱寅刚回到队列,就听到“啪啪啪”三声静鞭声。
七八百参宴者立刻噤如寒蝉。就是外藩使臣,也知道静鞭一响,不可喧哗。
几乎同时,东边文渊阁方向,四位阁老和几个司礼监大?,个个冠带辉煌,联袂来到武英殿。
内阁和司礼监大佬们从队伍边走过,昂然直入丹墀之下,然后阁臣在左,内相在右,肃然而立。
然后,一起看向三大殿的方向。
随着三声静鞭炸响,一辆象辂缓缓自谨身殿方向迤逦而来,十八名锦衣卫力士、十八名内待打着仪仗,前后簇拥。
行走在象辂两边的,居然是乾清宫的御前管事太监,高?!
群臣的眼睛刷的一起看去,目中都满是好奇。
这象辂中乘坐的人,到底是皇长子还是皇三子?按礼制皇子乘象辂,两位皇子应该各自乘象辂前来。
可是听闻陛下薄待皇长子,诸般用度、礼仪皆不齐备,以至于皇长子没有象辂仪仗,甚至连步辇都没有。
那么这象辂,肯定是皇三子朱常洵所有。
群臣正猜测之间,前导宦官高声唱道:
“皇三子殿下到!百官退避道左??礼迎!”
群臣面面相觑,随即立刻大跨步退避道左,青石御道两边上顿时响起细密的环佩叮当声。
内阁大臣和司礼监内相们都是神色漠然。一起看向越来越近的象辂仪仗。
祥和的乐声之中,象辂缓缓停下。两个内待一起趋近上前,掀开流苏帘子,弯腰说道:“小爷,到了。”
高?笑呵呵的上前,伸出手去,“小爷慢点,到武英殿了。大臣们都等着呢。”
小爷?!群臣听到这声称呼,大多数人都是眉头一皱,甚至面带怒容。
试探!这是皇帝和郑氏故意如此,试探朝臣的底线,耍弄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小把戏,为皇三子营造舆论!
小爷,那是宫中对太子的俗称。虽然典律没有规定小爷称太子,可宫里两百多年的习惯,小爷就是太子才有的俗称。
其他皇子不能用,一般只能称为殿下,或者幼海。
就是暗中勉强答应皇帝,不排斥立皇三子为储君的首辅王锡爵,此时也有点恼火。
陛下糊涂啊,让自己难做。自己不出言纠正,显然不行。可要是出面纠正,陛下一定会认为自己站队皇长子。失去陛下信任,他想做的事情就难做了。
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看向朱寅这个皇长子老师,却见朱寅已经一脸怒容。朱寅是皇长子的老师,就是皇长子的尊长,他是最应该出面的。
沈一贯更是给了朱寅一个鼓励的眼风。
此时此刻,只见一个带着六合一统帽,身穿曳撒的男童,有点猴急的下了象辂。
正是当今陛下的爱子,皇三子,朱常洵!
朱常洵也算聪明伶俐,可他一出生就受到皇帝的宠溺,在宫中娇贵无比,要星星不给月亮,早就被惯的失去了敬畏之心。+微\趣,小^说+网_ ^无′错.内¨容*
只见他下了辂车,小脸上就带着不耐烦和轻慢之色,目光还肆无忌惮的在群臣脸上扫来扫去,喊道:
“我舅舅呢?怎么没有看到我舅舅?”
他三个舅舅,郑国祥,郑国泰,郑国望,都因为指使他人弹劾朱寅之事,被下旨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