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你想查你就查
“银百万两,粮食五千石,布帛五千匹,还有一些其他的生活物资。o<,5o2?4~$?看@书μ× @@^免?&费\阅¨@读μ”吕静之如实说道。
“不少,够了。”刘洵点了点头。
刘封不愿意拿大几十万两银子出来赈灾,刘洵正在头疼这件事情。
四千多人的赈灾款项,大几十万两,绝非一笔小数目。
现在刘洵哪怕手头上宽裕了,可他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
好在有朝廷兜底。
“王爷,这钱如何分配?”
“死者每家每户赔偿二百两,伤者看情况来赔偿,具体赔多少,你看情况而定。还有粮食以及其他物资怎么分配,都由你来定,毕竟你才是钦差。
本王只是路过丰州,恰好碰上了这么一桩事情。你来的正好,你要不来,本王都不知道上哪弄这么多钱去。”
刘洵说着,长长的叹了口气。
吕静之是中枢大臣,当朝宰辅,内阁成员。
江南吕氏的门风,以及江南吕氏这几位主心骨的人品,刘洵完全不用怀疑。eEμ?Z!?*小;?说¤:网¨. ˉ÷最¥新?>-章÷?节*更/,新ˉ?快??
吕静之这种人,绝对不会做出贪墨赈灾款项一事。
毕竟是茂国公教出来的孩子,那位老爷子其实并非武道强者。
如今八十多岁,也不过是个小宗师境而已。
武力值可以决定一个人身份地位的高低,但也并非是绝对的因素。
茂国公的声望,在大夏王朝可以说是独一档的存在。
这位老爷子距离名垂千古,就差一个死了。
吕静之为人很圆滑,而且继承了茂国公老爷子很多优点。
他的圆滑,不是左右逢源,而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尽量不得罪人。
不仅如此,他为官也非常清廉。
吕静之从景阳元年入督察院,从一名小吏干到督察院首官的位置。
虽说他自身的出身条件,对他的迁升有一定的影响,可他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
吕静之可是陛下的左膀右臂。
另外一条臂膀,是司礼监谨宣。
所以吕静之亲自押送赈灾银粮和物资过来,半点都不会贪墨。′r`a?x~s_w_.¢c!o-m,
大夏王朝能有现在的巅峰盛世,靠皇帝陛下一人乾纲独断是不可能的。
朝堂上,必须要拥有能力极强的宰辅大臣。
“那臣就按照王爷的意思,亡故者家家户户赔二百两,以及一定的粮食和布帛。余下的,臣自行处理了。”吕静之说道。
“嗯。”
跟吕静之谈事儿,对刘洵来说非常轻松。
只要刘洵稍微指使一下,吕静之就能将事情办的滴水不漏。
“陛下派你前来,怕不只是赈灾这么简单。”刘洵说道。
“是了,这一次丰州会有一群官员落马。”吕静之说道。
“是该好好除一除丰州的毒瘤。那些劳工,整天拼死拼活的挖矿,可一天也就拿个三四百文钱。死在矿山下面的人,竟然连个名字都没有,简直是人神共愤!”
“王爷,这次出事的可是代王府。陛下的意思是,取缔刘封世袭罔替的特权。”吕静之说道。
“这事儿你跟我说什么?按陛下的意思办就行了。”刘洵说道。
原本如果刘封能在这件事情当中幡然醒悟的话,刘洵肯定会保一保刘封。
在出事之前一段时间,刘洵还以为刘封成长了。
可直到现在他才发现,刘封就是狗改不了吃屎。
如果这一次让刘封出了钱,将来让他承袭王爵,那么他将来一定会变本加厉的压榨老百姓。
这种人,跟畜生没什么分别。
如果刘封不是代王的嫡长子,刘洵早就把刘封关牢里去了。
“臣的意思是,得好好查一查这事儿。”吕静之说道。
“你想查你就查。”
“只是臣考虑到代王老爷子跟陛下和王爷的关系,所以真的要查,这事儿怕是会有损皇家天威。”吕静之说道。
刘洵闻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一般来说,吕静之得到陛下的指示后,不会有多余的动作。
陛下让他做到哪里,他就做到哪里。
可是现在,吕泉山想彻查刘封,是什么意思?
“王爷的疑惑,臣可解答。这丰州的银矿和铁矿,占据了大夏王朝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