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膳馐之事,哪里懂得这个。
张旭也不卖关子,“周大人想想,陛下不久前叫农务司专程研究那海外舶来之物番薯,足以说明陛下重视农事。
不瞒您说,那番薯便是在下奉命去收购的,如今第一茬已经育苗成功种下,除了薯种,还剩不少,若是能借着冬节之名,在盛京城里办场番薯宴,既全了陛下与民同乐的情谊,又能为朝廷来年推广种植番薯打下基础,岂不是两全其美?”
周觉明激动的站起来,“多谢家令,多谢长公主,下官受教了。略备薄礼,不成敬意,还请殿下笑纳。”
张旭倒也没有推脱,代为收下了。
,!
周觉民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这回有救了,得赶紧回去写成折子,呈给陛下。
送走周觉明,张旭便去云光阁向公主殿下复命。
萧月卿问送的什么,画竹就把盒子打开,小心翼翼把里头东西托着拿出来,是个约摸一尺长宽的多彩玉雕摆件,雕得是蝶戏牡丹,俏色运用的恰到好处,还挺漂亮,萧月卿当即叫人摆在多宝架上了。
到了冬至这一日,城中早早在宽敞的朱雀大街搭好棚子,设了锅灶,也提前一日叫京兆尹和五城兵马司张贴了文书布告,言明冬至节当日,陛下下令办个番薯宴,百姓们都可来参加。
有不识字的问布告上说了什么。
那识字的就道,“陛下说明日要在这里办番薯宴,可以来尝尝,顾名思义,番薯宴,大概是用番薯做的各式各样的菜色。”
“不过这番薯是何物?倒是未曾听过。”
“是啊,没听说过呢,能好吃吗?”
“谁知道呢?到时候来吃一吃不就知道了。”
……
不出半日,盛京城里就传遍了,陛下明日要办番薯宴,都可以去尝尝那番薯是个什么味。
这番薯是个没听说的东西,这陛下冬至节办宴,百姓也能去吃,也是头一遭,大家都挺激动的,想着明日一定要早点去。
至于城外,不用专程告知,明日冬至节,许多人家都是要来城里割肉包饺子的,吃了饺子不冻耳,这是习俗,届时候一传十,十传百,不就都知道了。
喜欢月阑风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