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伍明的命令,这群士兵先是愁苦的表情,可紧接着就变成了释然的放松。/w*a′x?s\w`.*c~o`m?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些老兵油子听到要整训自然是苦不堪言。可想了想反而能扎营休整,又马上乐呵起来。不仅是因为这样可以休息,更主要的是,修整了之后他们就排到了队伍的最后,那安全性也就大大的提高了。伍明当即写下了书信,然后盖上他临时的千户印信,让两个小兵给上级的游击将军送去。古代打仗就是这样,一旦分散开来,没有远程通信,就只能依靠信使来相互通信,根本做不到实时的通信。如果是固定的两个地点,可以用信鸽传递,像是禁军的编制里,就有专门的兽驯所,就负责用信鸽向后方传递行军的情况。信鸽虽然好,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收信只能是单方面的,大军移动中就很难保证信鸽的送达准确度,如果被敌方截获反而还是个麻烦。所以相对靠谱的传信方式,就是通信兵的传递,然后加上提前的计划,最后就是指挥官的指挥水平、以及对局势的判断、临场发挥这些了。总的来说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_?e小?说¤Ce_M[:1S.* ~);无?错°内,容(伍明这边也没有闲着。他和沈杏白讨论过,想在快速的时间里提高这一营人的战斗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调整一下配置,让这群人变得可堪一用,这样倒是没有问题。他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分队。500人太臃肿,而且在战斗力并不强的时候,反而更容易溃退。“所有负责背负辎重、营造饭食的兵士出列。”在原先的队伍中。一营五队,每队的100人里,要有20个人专门背着粮食、厨具、毛毯之类的后勤物资。这些东西就要六七十斤重,这还不算武器之类的,在这样的负重之下,这些人已经是非常疲劳的,他们不适合用来强烈的作战。第一个就是要把这些人编在一队里,只负责搬运和做饭呢,除非是必须死战的情况,他们一般是不参与战斗任务的。第二步则是集中所有的弓箭射手、大盾,组成远程辅助队。这里的大盾,并不是单手就能持握的那种圆盾、或是方形盾,而是那种要支撑在地上,两人抬动的落地大盾。在这种大盾之后,辅以长枪兵,就能给弓箭手一个稳定的输出空间。+h_t·x?s`w_.*n′e′t~第三步,则是整合剩下的人手,分为三队的步兵,两队长枪兵+枪盾兵的组合,护住两翼,避免在第一波冲击的时候,被敌人绕后。另有最后的一队步兵作为预备队,保护辎重,或视情况随时支援。“千户,这现有的队伍相互之间已经是有了配合的了,贸然拆解重新编排只怕会影响士气和战斗力。”那个韩百户悄悄的走到伍明的身边,小声的劝说。伍明并没有理会,他要强硬到底:“弓兵出列,盾兵出列。”说实在的,这500人就现在这个样子,除了某些特定需要人数基础的场景之外,他一个人的实战战斗力就已经超过了这些人,这只是一群4档评价的二线部队。他们能搞定的,伍明一个人就能搞定。 遇上三五十的骑兵,伍明他们自己就能对付了。目光如果只在这里,伍明根本没有训练他们的必要,可伍明还想更进一步。这辈子能有几次领兵打仗的机会,他不想错过。如果只有自己,也就是自己一个人的战斗力了,可有了这500人之后,他们总体的战斗力会增加一倍,他就有更多的机会去滚大这个雪球。五队中的后勤兵已经重新列队。尽管有些不情愿的情绪在,弓兵、盾兵也听从命令出列。沈杏白上前亲自挑选人手,组成了弓兵队,还有另外两支的长枪队。人员的队列重组,对于这些士兵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可原先的5个队长,不用他们说什么,光是看一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这五人心存不满。不搞定这五个人,自己是没有办法指挥这几百人的。伍明现在要干的,就是立威这件事。一群男人里,想要说话有人听,想要当老大,那就得至少有一方面能碾压在场的所有人。在军营里,那必须就得是过硬的军事技术了。伍明是挺想搞一个辕门射戟这样的活动的,不过他的弓箭技术是真的不咋样,就没有练过,说不定还不如眼前的这些小兵呢。切磋起来的话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同时打100个都没有问题,不过就怕中途有什么损伤,一些细节技术上的东西这些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