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北齐不被骑 > 第130章 弛射

第130章 弛射

其他人忍不住爆发大笑,原来这家伙还在梦里呢!

薛孤延挠挠脸颊,跟着气氛哄笑起来。

李秀回头,见太子给了自己一个眼色,便下台去,同样骑马取箭,弓无虚发,必中箭垛。

“好!”薛孤延不吝夸赞,大声叫好,他没想到一个女子的武艺居然也能如此出众,本以为只是陪太子玩兵家游戏的女侍,顿时刮目相看。

高殷笑着解释:“李女郎是我府内镶红旗的佐领,如她者,整个大都督府也不过两百。”

“镶红旗?佐领?”

侯莫陈相与薛孤延听得一头雾水,面面相觑,高殷顺便邀请道:“正好,过些日子便要田猎讲武,届时还请二位同往。”

作为太子师傅,这就是他们的职责,且在朝见至尊之时,两人就满口答应,入了大都督府又答应了一次,因此没有推脱之理——况且参与太子的府兵治理,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未来若是太子继位,地位稳固,这就是圣恩,若是另一边有所异动,这也是一个筹码。

正如相信太子对他们的拉拢一样,他们也相信娄后那边不会做过分的压迫,反而会抬高收买的价码。

历史上突厥也是这么对待周齐两国的,佗钵可汗经常对臣子说:“我南边的两个儿子特别孝顺,哪里担心会贫困!”

此时薛孤延和侯莫陈相,品尝到了这种滋味。

选择弛射选锋者全部过关,进入了选锋营,也获得了亲近高殷的机会。

有军官呈上来一份名册,这些都是前锋营中有特色的勇士,或专精马术、或精通棍棒,高殷从中选择出教头,平日里负责教导士兵们武艺。

如果用后世的班级制度来打比方,那么将领是班主任,这些教头则是各科老师,只教一艺,给士兵们通习,一人学成,又可以去教导十人,进而扩散,达到多数府兵都通贯武艺的地步。

教导得好,教头们通过考评,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奖赏,乃至晋升为军官。

对应的,这些前锋营的勇士不仅可以多领一份俸禄,还可以顺带发展类似师徒与前后辈的关系,拉帮结派、延伸人脉,随着自身人际关系的巩固,与大都督府八旗的关系也就更加忠诚凝实、不可分割。

这其实就是变相的武举了,培植武士阶层的亲信势力,加上未来的讲武课堂,塑造一批忠于他的高素质军官团,最终成长到与晋阳勋贵们抗衡的地步。

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考评的结果是按照教导的士兵武艺来评价的,所以比起孱弱的同族,不论鲜卑人还是汉人,都会优先教导、亲近那些强壮有能者,民族之别就被淡化,继而根据前锋营的内部派系,划分为不同的旗人派系。

到最后,令他们优先认为自己是太子的兵,是八旗的兵,是齐国的兵,而后才是鲜卑兵、汉兵。

今日选锋结束,操练也告一段落,士卒们被准许自由活动,还有将领给他们牵头做体育游戏。

战争是体育的母亲,兵家内部分为四派,其中“兵技巧”就包含了练兵的技巧,汉朝军队的训练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习手足就是锻炼身体素质和体能,包括搏击、角抵、蹴鞠,也就是后世的足球、剑道;便器械就是弓弩射击练习,积机关则是学习军事工程的修建方法。

前两者是训练的核心,而一味的训练会积累戾气,因此借着锻炼的目的开展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地培养军队竞争斗勇的意识,配合定时的休假,至少能替士兵们消解掉一部分。

到这一步,今日的训练就基本结束了,剩下的是士兵们的娱乐时间,有些人假期还没到,就在游戏过后回到军营中吃饭休憩。

通常来说,高殷会看一段时间,不过他毕竟新婚,想早点回去了,于是左右观察,发现两位老师看得还挺入迷的,想了想,还是陪着。

就在这时,军法官带领士卒,牵着一队士兵靠近。

被牵着的士兵双手被缚,脸上带着惶恐与疲惫,脚步踉跄地跟在其后,约有二十人。

军法官单膝跪地,凝重报告道:“禀上官,昨夜巡营时在十里外的树林中抓获这十八人。他们私自离营,意图逃亡,经查,皆是新募的府兵。”

层层传令,达到了高殷的耳边,所有人都在看向台上的少年,不知他会如何处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