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受用,与高殷谈笑数语,满意而去。
高殷看着他的背影冷哼,而今他的阵营的确还离不开杨愔,但这家伙又不够优秀。
果然还是缺少人才啊。
杨愔追上邢邵等人,众人问他太子意向,杨愔表示没有大碍,可又忍不住说:“太子近日亲近鲜卑人颇多。”
这也不免让几个汉臣对此感到担忧。
“话说,太子这段时日,开办了一个文林馆,颜之推都收拢了去。”
魏收忽然说道:“若太子只是闲玩倒也罢了,可我却听说他们做的事务颇多,修类书、撰子部、办学院、设邸报。”
李浑连连点头:“是矣!仅这些就已够优荣了,但今日朝见至尊,太子还要把齐律的工作也分给这文林馆一部分,太子看这文林馆是不是太重要了?”
加上刚刚朝见至尊所讨论的新军制,他们一下就想到了两个字:霸府。
太子在大都督府中几乎设置了一个小朝堂,等他将来继位,那东宫班底加上这个文林馆待诏,难免会影响到他们的地位。
邢邵性格洒脱,只说:“我倒是对那个类书的工作略有兴趣,若能入馆与南北文士游乐赋诗,享山水之致,也是快事。”
他考虑的是文林之道,但杨愔等人想的就多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要帮助太子将文林馆的影响扩散出去,继而自己也参与其中。
他们还在这里聊着的当口,高殷已经叫来自己东宫的几名臣属。
太子舍人李湛,李浑的长子,高殷问他:“我听闻你叔叔李绘方正持重,不曾附炎趋势,因此到现在还被埋没着。”
李湛连忙低头致歉:“太子谬赞,叔父若是得知,一定会很高兴。”
“嗯。”高殷点头:“他现在应该是司徒府的右长史吧?你就替我问问他,若是愿意舍弃这个职位,可以来我的大都督府领一个参谋的职位。”
李湛不解其意:“参谋?”
“这是我新设立的军职,参谋既参军与谋士,随军出征负责文书与作战谋划,总之若他有意,随时可来。”
高殷也不打算完全照搬满清的制度。如今他还没登基,八旗的框架先做出来,能跑就可以了,等他登基并统合了晋阳兵马,再正式进行改革;而文林馆中负责编撰兵书的部门日后也会并入到兵部的工作中,在这时候就要先设置一个军队政治部门,让大头兵们知道他们是谁的兵,为了谁而打仗,这就是参谋的隐藏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