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案子......"包拯沉吟良久,"该如何处置?"
范仲淹叹了口气:"先帝驾崩一事,朝野上下都以为是意外。若此事泄露,恐怕......"
"是啊,"华千机说,"赵无极虽然招认了毒杀老管家和二厨子的事,但那份御膳方子......"
三人都陷入沉默。那份方子关系太大,一旦公开,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大人,"门外传来师爷的声音,"太后宫里来人了。"
包拯和范仲淹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这么晚了,太后为何派人来?
来人是太后身边的老嬷嬷,只带来了一句话:"太后请范大人、包大人即刻入宫,就说是关于'那件事'。"
深夜的皇宫,灯火昏黄。
太后的寝宫内,气氛凝重。
"诸位不必猜测了,"太后开门见山,"赵无极的事,哀家都知道了。"
包拯行礼道:"不知太后......"
"二十年前的事,"太后打断他,"哀家一直都知道。"
众人大惊。
"先帝驾崩前,早有人警告过哀家会有人在膳食上动手脚。"太后说,"可惜,到底还是晚了一步......"
"那为何......"范仲淹欲言又止。
"为何不彻查?"太后苦笑,"当时朝局动荡,若再添这么一桩大案,只怕天下更难安定。况且......"
她看了华千机一眼:"令尊当年也是这么劝的。"
"家父?"华千机一愣。
"不错,"太后说,"令尊是太医院最好的大夫,他第一个发现了先帝中毒的迹象。但他建议暂时隐瞒此事,以免朝局动荡。"
原来如此!难怪父亲临终前要他一定要去太医院,原来是早有安排。
"那现在......"包拯问。
"该查的还是要查,"太后说,"不过要细细查来。这二十年,朝中肯定还有余孽。赵无极既然落网,就顺藤摸瓜查下去。但要秘密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
"臣明白。"包拯说。
"华医者,"太后又道,"你在太医院也要多加留意。当年那些人敢在御膳上动手脚,说不定太医院里也有他们的人。"
华千机躬身应下。
离开皇宫时,夜色已深。
"范大人,"华千机突然问,"当年父亲可曾和您提起过这事?"
"说起来......"范仲淹回忆道,"他倒是留下一句话:'食医之道,不仅医人,更要医心。'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想来......"
华千机若有所思:父亲这是要他通过太医院查出当年的真相啊!
回到住处,华千机翻开父亲留下的医书。在烛光下,他似乎看到了一些以前从未注意的细节:某些字的写法异常,某些注解若有所指......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这些年,父亲一直在暗中收集线索。而这些线索,就藏在这些医案中......"
开封府后堂,华千机正在整理这起案件的卷宗。
"大人,"他问正在沉思的包拯,"此案该如何定性?"
"难啊,"包拯叹息道,"表面上看是一起简单的谋财害命案,可背后牵扯的......"
确实,虽然抓住了真凶,但那个惊人的秘密却让两人都感到棘手。先帝驾崩一案如果重提,必将掀起轩然大波。
"赵无极怎么说?"
"什么都不肯说了,"包拯道,"而且......"
"而且什么?"
"今早我去牢里提审,发现他已经咬舌自尽了。"
华千机心中一惊:"这么说,是有人要灭口?"
包拯没有说话,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天边。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一个衙役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范、范大人来了!"
范仲淹匆匆走进后堂,脸色凝重:"包大人,华医者,案情如何了?"
包拯和华千机对视一眼,知道不能隐瞒。
"已经水落石出,"包拯说,"是御膳房的赵主管所为。他为了夺回一张方子,杀害了知情的老管家和厨子。"
"方子?"范仲淹露出思索的神色,"可是那张......"
他突然停住,似乎意识到说漏了嘴。
"范大人知道些什么?"包拯问。
范仲淹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