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抗战之铁血兵锋 > 第198章 新危机

第198章 新危机

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在国军阵地上,打得泥土飞溅。随后,日军步兵便趁机端着枪,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如此反复几次,国军阵地的丢失似乎就成了迟早的事情。

但日军的这种战术在刘国梁的新战法面前,却效果大打折扣。义勇军通常会以几个小组的形式和日军进行对战,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如同散落在城镇各个角落的钉子,分散隐蔽在城镇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或是隐藏在废弃的房屋里,或是潜伏在阴暗的小巷中,眼神警惕地注视着外面的动静。日军重点进攻时,义勇军就像狡猾的狐狸一样迅速撤离,并且利用隐藏在暗处的狙击手,对日军进行精准的消耗。那些狙击手趴在屋顶上,或是藏在窗户后面,眼睛紧紧盯着瞄准镜,手指轻轻搭在扳机上,只要日军一露头,就会被精准击毙。日军分散扫荡时,义勇军则会几个小组迅速聚集,一起围歼一支日军小分队。他们配合默契,有的负责正面吸引敌人火力,有的从侧翼迂回包抄,有的则在后方截断敌人退路。如此一来,日军如果想要去攻打一个火力点,那他们就会顾首不顾尾,因为其他几个小组会从后方像幽灵一样偷袭他们。

八十七师作为正规军,一开始对这种战术是不屑一顾的。他们穿着整齐的军装,扛着清一色的步枪,觉得这种打法不够“正规”。但刘国梁为了全局着想,还是给他们送去了一百多熟悉此战术的老兵。这些老兵历经战火洗礼,眼神中透着坚毅和沉稳。其实,对于八十八师,刘国梁也送过去几批老兵,他对上海的几支主力师一视同仁,但凡后方有一定数量的老兵,他都会分给他们。王敬之只留下了几十人,其他人他一概不要,俞济时的态度也差不多。一方面,他们打心眼里看不上这些所谓的“土办法”;另一方面,人家有自己的兵员补给,而且很多士兵都是军校毕业,自认为战术素养极高。

可经过这两天的大战之后,战场上的残酷现实让他们彻底改变了看法。义勇军的老兵成了他们眼中的香饽饽,两人也顾不上什么身份和面子了。王敬之满脸焦急,在指挥所里不停地踱步,嘴里嘟囔着:“快,快联系刘国梁,让他再给我们送些兵员过来。”俞济时也是心急如焚,亲自打电话给刘国梁,声音中带着一丝恳求:“刘老弟,这次可全靠你了,多给我们派些人来吧。”他们纷纷请求刘国梁给他们送兵员过去。这些战士们过去之后,被编成了两个师独立部队,有些背景干净、作战勇猛的则被编入了正规军。

王敬之运气好一些,起码他还有机会学习新战法,可俞济时就没有这个好运了。第八十八师经过宝山一战,伤亡极其惨重,超过五千人倒在了战场上,这对于一支部队来说,已经是伤筋动骨了。尤其是262旅的两个团,伤亡都超过一半以上。那些年轻的士兵们,有的刚刚上战场还没来得及开几枪,就倒在了血泊中;有的在与日军的肉搏中,被残忍地杀害。他们的牺牲也不是毫无意义的,起码为兄弟部队修建工事争取了不少宝贵的时间。俞济时虽然没有听取刘国梁的意见,但他亲自率部下在滩头和日军血战。他身先士卒,手持驳壳枪,冲在最前面,大声呼喊着:“弟兄们,跟我上,杀鬼子!”这种悍不畏死的精神,的确令人敬佩。最后,还是第七师团从他的侧翼登陆,为了防止被日军包围,他才不得不忍痛下令撤退,放弃了吴淞口。

“让八十八师撤下来吧,再打下去,这支德械师就要全军覆没了。”南京最高军事会议上,军政部长何应钦神色凝重,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提醒说道。他坐在会议桌前,眉头紧皱,眼睛扫视着在座的各位将领。

“俞良桢不愧是黄埔一期的优秀将领,宝山一战打出了我中央军的威风,他们不仅要撤回来休整,而且我还要对他们进行嘉奖。”校长坐在主位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护犊子那是出了名的。见何应钦提到八十八师,他立刻挺直了腰板,提前定下基调,以免其他人趁机落井下石。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骄傲,仿佛在向众人炫耀自己的得意门生。

“那接下来派哪支部队顶上去呢?”何应钦又小心地问道。他微微前倾身体,眼神中满是期待,希望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日军这次来势汹汹,大家觉得我们能不能扛住这一轮的进攻?”校长没有回答何应钦的问题,而是目光炯炯地看着下面的一众将领,大声问道。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打破了短暂的平静。

可半天过去,所有人都低着头,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没人敢说话。其实答案已经很清楚,在座的各位都不相信凭借上海那七八万正规军,能扛住日军十几万精锐的疯狂进攻。他们心里清楚,这场战争的形势异常严峻,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