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拍了拍胸口,道:“儿臣保证,下次能不冒险的时候绝不冒险。”
言谈间。刘备又聊起了襄樊的防务:“倘若吾儿来守襄阳,会如何防守”刘封沉吟片刻,问道:“父皇是想问狭义的防守还是广义的防守”刘备微微惊讶:“何为狭义何为广义”刘封向马良寻来纸笔,勾勒襄阳的防御体系:“狭义的防守,则是战术攻防。可扩建樊城,令樊城南门连通汉江,东西两面都增设高墙。再于战时,在襄阳和樊城间搭建浮桥,以船为基,铁索连环,保证两城之间的物资供应不会断绝。此即为狭义。”片刻后。刘封又勾勒出几处地理。“然而,襄樊虽有防守地利,但并不能完全阻隔魏军南下。倘若魏军在北岸河道密布木桩铁链,建坞造船,然后渡船过江,先取砚山等地修建坞堡,再取襄阳以南。襄阳纵然稳如泰山,也仅仅只能自保。或是魏军不打襄阳,直接走石阳取夏口,亦可突入襄阳后方。 故而,广义的防守,需要从战略上考虑:纵深部署、水陆联防。可将江陵、鄂城为荆州水陆支点,与襄阳构成‘攻守控’三角体系:襄阳主攻,鄂城主守,江陵控扼荆州诸郡联防。同时屯田储粮,加固城防,保证后勤和民心的维系。”刘封一面勾勒地理,一面向刘备描述襄阳的战略防御体系。刘备一开始听的时候还在点头,听到后面眼神就变得有些怪异。侍立在刘备身边的马良,忍不住打断问道:“燕王殿下,请恕我冒昧一问,为什么是鄂城而不是夏口鄂城如今在孙权手中,你这广义的防守,岂不是还得先打孙权,夺下鄂城”刘封将笔在鄂城的位置一勾勒,道:“马侍中言之有理!的确得先打孙权,夺下鄂城!我听闻孙权在鄂城南部建武昌新城,又设武昌郡,辖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五县。更是迁徙了大量的士民,要打造以武昌城、邾城、鄂城、樊口、西山山脉为主的水陆要塞。虽然孙权为人反复无常,但在设置武昌郡这事上,我也挺欣赏孙权的胆略的。若能将其夺取,那我所计划的以襄阳为顶点、江陵为西翼门户、鄂城为东南壁垒的防御网,也就形成了。更何况: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备看着刘封勾勒的地理低头静思。一旁的程畿又问:“殿下所言虽有道理,但眼下征战多时,我等也无余力再去取鄂城了。”“不急。不急。”刘封轻笑道:“孙权的武昌新城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建好的,等孙权建得差不多了,再出兵也不迟。就怕孙权怂了,直接又跑回建业去了。”程畿一愣。等孙权修得差不多了,再出兵也不迟用孙权的人力物力财力,为陛下修一座武昌新城.貌似,也很有道理!刘备也看明白了刘封的意图,开怀大笑:“吾儿所谋,甚合心意啊。孙权连番背盟,甚是可恨,也该让孙权品尝反复无常的代价了。”随后。刘备又问及对曹仁等人的处置。刘封没有立即回答,低头静思。刘备也没惊扰。前面问刘封如何防守襄阳是在考校刘封的军事水平,此刻问如何处置曹仁等人就是在考校刘封的政治水平了。到了刘封这个位置,是不能仅仅只会统兵打仗的。若不懂得考虑长远的政治利益,就永远只能当一个镇守边防的将军,而无法真正去执掌军国大事。片刻后。刘封尝试分析道:“儿臣有些想法,请父皇静听。曹操留给曹丕的宗室大将,夏侯惇和夏侯渊已死,曹洪又与曹丕有私怨,曹仁是仅存的伪魏宗室支柱。曹仁被俘,已经动摇了伪魏的军心;倘若曹仁再死于父皇之手,定会引起伪魏宗室内部对曹丕执政水平的质疑。因此儿臣以为,曹丕必会派人来与父皇商谈,或用城池、或用钱财、或用人质,用以交换曹仁。”顿了顿。刘封又道:“父皇虽然接连在汉中、襄樊取胜,但论人力、财力、物力,依旧是不如伪魏的,再有江东的孙权居心叵测,短时间内,父皇也难以驱兵北伐。若杀了曹仁,曹丕为了稳固政权,必会尽起大军南下与父皇争锋,届时福祸难料,必成两败俱伤之局。此非良策!不如向曹丕索要南乡城,解决南乡对新城的威胁。儿臣犹还记得:昔日曹操南征时,跟着父皇的文武及其子女,有不少人在长坂坡或被杀、或被擒。死者已逝,无法弥补,生者尚存,尚可挽救。父皇可再列一份名单,将生者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