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太子殿下与仁儿的将来,臣妾必定尽心竭力。”
皇上这几日烦闷得很,想要有个发泄口,可是后宫想了一圈,连一个可心人都想不出来。想要去后宫走走,可想着那些久不宠幸的女人,见了他就谄媚的样子,他就更不开心了。
他觉得那些女人都是冲着他的身份而来,全都不单纯。
从前觉得欣妃还算不错,可或许是他给三皇子的宠爱太过了,欣妃总想着越过贵妃去。
地位他可以给,但她们不能去争。
皇上看向贵妃,想着自皇后走了,后宫就都是贵妃在打理,也算是不错。
当然,他知道贵妃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他不喜欢老二,看样子贵妃也没有想与旁人争的心思。
毕竟是他的亲儿子,将来不论如何,老二的体面他不会不给。
要是都像贵妃这样本分,就好了。
皇上温声说:“这些年,你伺候朕也辛苦了。”
贵妃大喜过望,声音软了些:“陛下,这是臣妾应该做的,何来辛苦可言?只要臣妾努力,能替陛下您稍稍分忧,便是臣妾的福气了。”
皇上伸手拉住贵妃的手:“朕果真没有看错你。”
但是贵妃毕竟年岁大了,即便保养得宜,也不如年轻娇俏的小姑娘。
她自知留不住皇上,也懒得去留,只道:“不过,对于小选的事情,臣妾还有点想法。”
“噢?你说。”
贵妃道:“前阵子封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入宫,臣妾与她说了几句话,见她愁容满面,是为了封家四公子的事情发愁。臣妾无状,顺着世子夫人的话,也说了两句,说四公子仗着皇上宠爱,着实顽皮了些。”
提起封子舟,皇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嗯,子舟自小顽皮。”
“虽说太子与仁儿,定是没有四公子那么顽皮,但是臣妾想着,您许了四公子,他的亲事要他自己点头……”
皇上明白过来:“你是觉得,子舟有这样的殊荣,想给太子与二皇子,也求这般恩典?”
贵妃忙跪下说道:“陛下,臣妾不是求恩典。皇室与其他勋贵可不同,不说太子殿下,就是臣妾的仁儿,过两年出宫建府,他的妻便是王妃,岂能随意挑选?臣妾的意思是,让太子与仁儿先选一选,若是有他们合意,也十分合适的女郎,那是最好不过。”
皇上若有所思。
当初他给子舟定亲,没想到闹得那么大,说不生气那是假的。
阿蕴好歹是个郡主,子舟这般逃婚,是在打皇室的脸,也是打他的脸。
但封家给足了脸面,封家父子在皇城前跪的那几天,打消了鹤王的怒气,也让他寻了个机会,当个对晚辈慈和的君主。
倒也无妨。
至于他自己的儿子,仁儿呆头呆脑,不必担心,太子却有些桀骜,对他这个父皇,恐怕颇有怨言。
皇上手中拿着一串珠子,一点一点的摩挲着,目光也慢慢阴鸷下来。
太子越大,越不好掌控。
他开了口:“那就依你的意思,先问问他俩,但不能由着他们胡来。”
贵妃谢恩:“谢皇上恩典,臣妾一定小心谨慎。”
回去之后,贵妃命内务府将京都合适的贵女制成册子,先送到东宫太子那里去,让太子先挑。
她将儿子喊过来:“娘花了些功夫,才让你父皇答应,可以自己先挑选合意的女郎。”
二皇子眼睛一亮:“真的吗?”
他喜滋滋的,他早就看上了好几个女郎,若是能娶纳回来做正侧妃,那才好呢。
他隐忍了这么多年,被父皇漠视了那么多年,可他也不是真的愚蠢,他在等待时机。
贵妃说:“娘听闻,司家长女品行不错,且十分能干,之前在民间就家里家外全都打理得妥帖,如今回归京都,侯府中馈都是她在管理。你若娶她做正妃,往后王府必定……”
“母妃,您可知道您在说什么?”二皇子不可置信的看着贵妃。
贵妃摆摆手继续说:“不过,娘还是更中意司家三女,她深受太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