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的很多商务俱乐部似的,就是这么搞的。
既神秘,又大气。
还很低调不容易被普通人发现。
这么搞没有特色。
也缺乏“红楼茶馆”背后所象征的历史传承。
一个现地化的写字楼,略显格格不入。
所以周浩然选的第三条路。
自海港开埠以来,主要就是围绕着黄浦江的两岸发展,这里有着许许多多一两百年的老建筑。有百货大楼,有饭店,也有欧式洋楼。
大部分都收归国有了,有的甚至都成了建筑文物。
但是洋楼不一样。
破败的都拆掉了。
好的,要么被私人买走了,要么被公家霸占着。比如海港作协,地址就是一个精美的花园洋房。
周浩然想在外滩附近,买一套欧式独栋洋房!
既有历史,又有特点。
能承载住“红楼茶馆”的传承。
否则选址太差,他这个大先生都不好意思接棒当这个“门主”。
周浩然又找到了水仙电器的蒋飞飙。
请他帮忙。
这种房子,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先跑跑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