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它整得漂漂亮亮的。
准备教学内容,也就是约等于编写教材的时候,南音特地跟格格们要了她们哥哥的算术教材,果然是古人编写的算术知识本。
问阿哥们拿他们做的题目时,几个人显得有些嫌弃:“那题目出得怪没意思的。”
“对,不能细想,细想就确实漏洞。”
“而且题目也不算典型,不像姑姑讲的那些,学完了以后,遇到其他的题目,依旧能从旧题目中获得啓发和帮助。”
……
阿哥们对题目吐槽不断,让南音觉得有些好笑。
其实也很正常,毕竟算术比不得四书五经课程重要,在学堂不那么受重视不说,而且教授算术的先生,用的也是四书五经那套教学方法,比较注重引经据典,从一些算术古籍中找题目出来做,而不是自己根据知识的逻辑和思维去出题。
“你们先前怎么没和我说,圣上让你们做那些题了?”南音问。
太子毫不客气道:“题虽出自古书,也有些变换,但做起来没什么意思,姑姑又病着,我们觉得没必要让姑姑为那些题费神了。”
“是啊,我们也都会做,不必姑姑出手。”
几个孩子果真长大了,还懂得体谅南音的辛苦了。
“好吧,日后有这样的事儿,可以给姑姑说一声,让姑姑知晓你们接触了什么知识,也跟着你们了解一下。”南音叮嘱道。
“好的,姑姑。”
“对了姑姑,我四月要进行出阁讲书礼了,须得用些时间和精力准备,姑姑可否将这几个月的算术课安排的简单一些?”太子跟南音请求道。
太子的出阁讲书礼,南音是听过一些的,说是意味着太子学完了四书五经那些儒学经典,代表着太子要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了。
而且这个礼仪只有太子有,去年胤褆也读完了四书五经,就没搞这个礼。
这个讲书礼,也算是太子对学了几年四书五经的学习成果的回顾总结,亦是康熙向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展示,皇太子学有所成,日益精进,日后有望成为一个有本事帝王的机会,对于稳固江山,意义很大,朝廷上下看重这个事儿也不奇怪。
南音道:“太子殿下放心,圣上去年便提前与我招呼过了。若这几个月,殿下精力不足,可先顾讲书礼的事儿,回头姑姑给你补课就行。”
“太好啦!谢谢姑姑!姑姑你果然最体谅我!”
得偿所愿的太子,高兴得像几岁的孩子一样,南音看着这个长高了许多的崽崽,心里也很感叹,觉得他成长很快,但想到他的责任是管理好一个大国,又觉得他得成长更快才行。
胤褆嘿嘿笑道:“太子你别担心,回头你要补算术,我和胤祉弟弟都可以给你补,你放心吧!”
太子立马嫌弃极了:“胤祉弟弟我是信的,至于胤褆你……还是算了。”
两个人立马又打闹了起来,一旁的太监们倒是习惯了,早年还心急火燎地劝架,现在都习惯了兄弟两这样闹了。
胤祉在一旁很嫌弃,觉得哥哥们属实不稳重,都是十多岁的人了,有些丢人。
南音也没理会闹得厉害的兄弟两个,转过来问胤祉道:“年前的时候,听齐布琛格格说,想请阿哥你给她哥哥胡图里讲题,眼下如何了?”
胤祉在南音跟前格外乖巧,不到十岁的他,脸上还有些婴儿肥,但气质上总显得特别稳健。
“之前和馨姐姐她们和我说过这个事儿,不过到现在还未来找我,我也没多在意这个事儿了。”
南音道:“既如此,那就随他们去吧。”
胤祉点了点头,问道:“姑姑,你若是得闲的时候,能出一些有意思的题给我做吗?”
南音有些惊讶:“怎么突然想做题了?”
胤祉有点点不好意思,道:“有时候觉得无事可做,便想着做几道题玩玩,打发一下时间,也能练练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南音无言以对,大概学习脑的孩子,就是这样的?
“出题倒是不难,回头姑姑给你出一些就是,只是最近姑姑比较忙,没太多时间给你解析题目。”
“没事儿,”胤祉立马道,“姑姑可以先把答案给我,我若是还想不明白,再问姑姑,定然不会占据姑姑太多时间的。”
“好的,”南音终于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胤祉的小脑ber,孩子越长大,摸头的机会就越少了,越长大就越要尊重他们越来越强的自尊心嘛,“阿哥你这般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