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归入善堂的花销中,南音查查账目,确定没大问题,就算是了事了。
自打齐格跟南音学了阿拉伯数字和计算的方法,还学了九九乘法表以后,这些算术是越做越好了,反正每次都能把账目理得清清楚楚地,再交给南音。
这样给南音省了老鼻子的麻烦了,南音投桃报李,除了每次都会给齐格免费的水果,还会炒上几大锅锅底给他。
年前最后一次,刘松春得了南音的吩咐,又给齐格来送火锅底料了,齐格抱着火锅底料,喜得见牙不见眼地:“这回,姑姑又多了鱼汤火锅底料和鸡汤火锅底料!听名儿就好吃!”
现在火锅底料不仅有纸包的油块儿,还有小罐子装的类似汤底的。
“哎哟!这个一听就不辣!快让我瞅瞅!”
“诶诶诶!别掀盖子啊!姑姑密封得好好的,别让走了味儿!”
“哎呀,就闻一闻,闻一闻味儿!”
“呸!我还不知道你们!你们想着掀了盖儿,成了破损的,就能买回去了对吧?想得美!这个新鲜的底料我还没尝,你们休想!”
……
大家都是皇家侍卫,都是学过武的,哪里容得下齐格这样叭叭,立马就在班房里抢了起来,闹出了乒乒乓乓的声音。
这动静,连康熙都听到了,停下了批奏折的手,问梁九功道:“这又是谁在胡闹?你去看看。”
梁九功看了后,很快回来禀告道:“回圣上,是班房里的几位爷,因着火锅底料争抢起来了。”
康熙顿时露出了无语又嫌弃的表情:“真是没出息。”
梁九功抿住了嘴,讲真,南音也送他底料,在这大雪铺天盖地的雪天煮起来,真的是又香又暖和,可好吃了。
要不是算准着,南音肯定不会落下自己,梁九功也想上去抢一抢了。
“去告诉他们,再这么闹,就去午门口扫雪去!”康熙语气不善道。
“是,圣上!”
梁九功去了后没多久,声音果然停了。
午门口扫雪,劳动受累不是重点,重点是丢人啊,京城里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会路过午门口的,去那儿扫雪,可真是上下都丢人了。
待批完了一堆折子,康熙喝了一口茶,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身子,道:“去把齐格叫来。”
“是。”
“还有,让他把那些煮汤的底料带上。”
梁九功顿时心里一紧,为齐格惋惜起来:完蛋咯,圣上要没收那些罪魁祸首了!
齐格老老实实地抱着火锅底料来见康熙,对他的行礼问安,康熙理都没理,直接从他怀里取了火锅底料来。
“是有新的味道了?”康熙看了好几眼,问道。
要不是如此,他们也不至于闹得那么厉害。
齐格苦着脸,答道:“是的,圣上。”
“是什么味儿?让我瞧瞧。”
齐格心里哀叹连连,脸上还要努力控制住心痛的表情,然后将两个新口味递过去。
康熙看了看,一个是鸡汤味儿,一个是鱼味儿,觉得甚是新鲜,还特地拆开了封口的蜡和油纸,闻了闻味儿,是夹杂着鸡肉和鱼肉的异香,十分馋人。
齐格心痛极了,拆了不马上煮,走味儿了啊!
康熙将罐子塞回他怀里:“别一脸牙疼的表情,待会儿下值后直接回家去煮了,没甚影响。”
齐格:……
敢情圣上你比我还了解得多。
于是,南音接到了谕旨,给皇家家宴准备几样火锅底料。
除了最经典的牛油麻辣锅底,还有就是新出的鸡汤锅底和鱼肉锅底。
南音接到旨意,颇为无语:“这汤底才研制出来不到两日,圣上如何知晓的?”
真怀疑他在养和殿安插了眼线。
梁九功笑眯眯地给南音解惑:“是齐格贝子的那些火锅汤料,被圣上看见了,所以知晓了姑姑又做出了新口味,便想试一试。这鸡汤与鱼汤都不辣,还十分鲜香,圣上觉得用来做家宴格外合适。”
南音点头道:“行吧,我知道了,多谢公公。到时候给公公留几罐。”
“诶,多谢姑姑惦记了!”
在这过年的时候,煮上一锅鲜香好吃的汤底,烫一壶酒,别提滋味多美啦!对于在宫里的孤家寡人来说,就是很好的慰藉。
想到那样的情形,梁九功都觉得心里火热热的,十分期待了。
于是,本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