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攸笑着反问。
卡梅隆没有立刻回答,反而愣怔了那么一瞬间。
“哇哦,在你说话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你有多年轻,莱昂纳多在电影上映那年才23岁,我认为他已经足够年轻了,实际上他比你大九岁,我经常会弄混你们俩的年龄差。”
林无攸轻笑:“我有点老成,他又有点长得过于年轻,这也是我们俩能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我们在对方身上各自弥补了一部分缺陷。”
“不,你一点也不老,别跟一位老人开玩笑,尽管我并不认为自己的年纪有多大。”卡梅隆哈哈笑了两声,拧开办公室的大门,他随手拉来一把椅子,拍了两下椅背,“你坐在这里,我为你调出一段完整的片段。”
林无他坦然若素地坐下。
他一点不奇怪卡梅隆过于友好,甚至可以被称为殷勤的态度。
正如他对莱恩说过那样,《阿凡达》现在碰到了超级大的问题,大到这种项目距离破产只剩一线之隔。
《阿凡达》的初始预算约为237亿美元,是好莱坞最昂贵的项目之一,又因为卡梅隆坚持使用尚未成熟的技术,外加他有过一段黑历史(《泰坦尼克号》原预算11亿,最终超支至2亿)),20世纪福克斯影业不得不要求卡
梅隆压缩剧本以减少风险。
如果卡梅隆听话的话,那么他就不叫卡梅隆。
尽管20世界福克斯千叮咛万嘱咐,卡梅隆还是一意孤行。
为了开发fion 3d摄影系统和表演捕捉技术,他的团队便耗费数年时间与无数美金,仅3d摄像机改装和虚拟摄影棚搭建就耗资数百万美元。
目前实拍已经结束,全速进入特效制作阶段,更大的问题来了。
特效有超过超2000个特效镜头要处理,其中包括纳威人角色建模、潘多拉生态系统的动态渲染,如发光植物、飞龙群等,这些工作对算力和人力需求极高,帧画面平均渲染时间达47小时,部分复杂镜头甚至需数月完成,导
致算力成本飙升。
直到今日,全球近10家特效公司、超2000名科技宅参与到这项工作。
负责特效的维达数码,这家制作过《指环王》的团队,因《阿凡达》的超高复杂度几乎耗尽资源。
彼得?杰克逊不得不暂停其他业务,甚至要求福克斯追加注资,否认他们很难完成《阿凡达》的工作。
未来科技面对的技术难题少一点,但工作量一点不少。
他们负责部分机械与战斗场景特效,如人类机甲(ap suits)、火箭发射器爆炸等硬表面建模和物理破坏效果,参与部分环境特效,如哈利路亚山的云雾体积渲染和部分水体模拟,负责部分丛林生态细节,部分飞行器镜
头,还要提供动作捕捉技术支持。
罗伯特那句话一点不夸张??整个特效界都为了《阿凡达》操碎了心。
可惜啊可惜,《阿凡达》仍然处于相当危险的位置。
去地狱的距离上比上天堂近很多。
林无攸曾因iax的股价暴跌而买下整个公司,而iax的股价暴跌跟那这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脱不开干系,整个电影行业融资渠道都被迫收紧,这也导致福布斯母公司新闻集团的股价暴跌超70。
福布斯被金融危机搞得伤痕累累,为了活下去,集团被迫削减一切非核心支出,其中包括《阿凡达》后续可以追加的预算。
本来原预算237亿美元已逼近福克斯承受极限,再来个削减支出,别说再给个六七千万美元完成电影,福布斯不立刻叫停这项目已经算格外开恩。
卡梅隆有找福布斯谈过,希望通过放弃导演薪酬,改为拿票房分成的方法,减低制片方短期的支出,用来支撑《阿凡达》的完成。
这个破釜沉舟的举措没有如平行时空般被采纳。
原因很简单,甚至简单的出行。
因为l出现了,卡梅隆变得没那么稀缺。
当一位导演在好莱坞没有其独一无二性时,他以自身信誉做出的抵押便显得轻飘飘的,至少无法换来价值几千万美元的追加注资。
《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