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闲聊边往酒店的茶室走,韩三爷和马科已在大厅了。
这便是讲究。两人一早便认识,韩三爷还欠人家一个人情。缘由是这样的。姜闻拍《太阳》时老毛病犯了,1800万的预算花完,电影拍了不到13,找到了韩三爷头上,而当时的老姜在内地投资人眼中不亚于洪水猛兽,韩三爷自然也不例外。正好碰到英皇想在内地发展,于是韩三爷拉了杨受程入局,投了老姜拍着胸脯说的2200万,并且主动放弃自己1000万的导演及演员片酬。后来嘛,都知道,2200万哪儿他妈够啊,杨受程毕竟是生意人,不再投了。姜闻无法子,找弟弟姜午借了800万,结果还不够。最后又找周芸借了400万,这才拍完....所以嘛,韩三爷这中间人当的...五人去了茶室聊天打屁,话题内容自然而然开场就是老姜,大伙儿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批判,当然杨受程和霍文希不参与这,不过听的很爽。杨受程倒是说:“这次姜导的电影在票房上我是比较有信心的,筹拍时,马总和我说了宣发、院线和海外推广,也说了电影的钱怎么花,拍摄进度怎么赶,很有条理,这与之前完全不同。”马科摇摇头:“灵越那边的团队专业,就像他说的,工业化流水线,大家都省事儿。”韩三爷总结:“这没差,不过放在老姜身上不合适,还是在创作上省了大力气。”霍文希恭维:“是的,第一副导演是杨导啊。”杨灵越不置可否:“不过是用商业思维为老姜的艺术追求保驾护航,最重要的还是老姜自个儿心里有数,没有市场证明的大导怎么能是大导。”这话得亏老姜没听到,要不然肯定不承认。随后杨受程说起了旗下艺人任达华参演的《盗梦空间》,和杨灵越的《火星救援》。随之话题也转到了昨天聊的3d影院方面,至于外宣层面,那不是可以公开讨论的东西。这当然就是杨灵越和韩三爷的默契。果不其然,杨受程很是触动,当即表示优先在港城的英皇影院进行改造。此时英皇在内地还没有院线,不过也有相关计划,毕竟地产才刚刚起步。东来不会在这方面重金投入,只合作。杨灵越对此的说法是:“东来的科技、互联网基因太强,注定不会偏重这方面,这不是我个人意志能够决定的。”..............时到下午,众人出现在片场。当然没有媒体记者,是剧组的摄影师拍摄一些探班的片段和照片,过后发通稿。杨受程也并未向杨灵越和姜闻提出给白兵加一些戏份的事,这个话题提都没提。白兵倒是私下和他说过,不过被和声细语地教育了一番。“姜导也好,杨导也罢,他们再创作上都是非常自我的人,面对这样的人,除非你有很好的创意,否则提都不要提。”白兵心想:我连剧本都看不懂.....也只能就此作罢。杨受程仿佛从港城坐了三个小时的车过来,就是随便聊聊天,拍张照片,看场戏然后再坐三个小时的车回港城。霍文希没有离开,说是要和杨导汇报一下关于《锋味》的相关工作。 韩三爷同样在拍摄完8岁的桥段后离开了,随着韩嘉女去了横店,去调研高科技摄影棚、探班《火星救援》及徐老怪即将杀青的《狄仁杰》。拍摄下午的戏时,人们看看的咯咯直乐。尤其是身高马大的马科一嘴龙城话出场,拍了数次才过,不是他表现不好,实在是苗圃笑场次数有点多。这场戏在前世的原片中到老汤老婆惊讶的收起钻石说“我们明天就走!”就结束了。其实后面还有一段。张牧之对一众兄弟说:先带嫂子去吃饭!老汤,让嫂子再待几天!老汤还没说话,他老婆鄙夷开喷:“狗日的,你这回姓汤了?百家姓让你姓了个遍!”(这里再次凸显了师爷嘴里没实话,就是个老骗子的人物铺垫。)张牧之无心看两口子吵架,转头看向老三:“给门口那对夫妻(被强暴的)拿点钱。”老三委屈:“大哥,那事儿真不是我们干的。”张牧之不置可否:“我毕竟是县长,去吧。”(这里就差明着提醒老大和老三有了不信任了。)这时老汤和老婆争吵完毕,看着老婆被一众兄弟领下去安顿,转身感谢张牧之,却不想被一把枪顶在了脑袋上。张牧之:“知道我最恨什么吗?”老汤:“骗人。”张牧之:“你今天做了什么?”老汤:“又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