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可以缩小后盘绕在杨丰胳膊上,也可以化作两支长矛伴随他左右。
就像游戏里伴随的武器一样。
而在神皇脚下,承天门外,一排桌子横断门前。
桌子后面流水线作业,文官对着功劳薄和完成整理的黄册,当然,是部分完成,这项工作很庞大,短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只能一边清丈土地编写新的黄册一边分军功田。这些文官草拟军功授田圣旨,紧接着传递给司礼监太监根据他们草拟的内容写真正圣旨,再传递给尚宝监太监,交给尚宝司文官,在尚宝监太监和女官共同监督下行玺。玉玺并不是太监盖章的,是文官,司礼监写圣旨,尚宝司文官向尚宝监太监请用玉玺,尚宝监太监请示皇帝准许然后从尚宝女官手中拿到玉玺,并交给尚宝司文官,然后看着他盖章。*卡?卡`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快.
盖完之后拿回,交还尚宝女官。
玉玺是尚宝女官保管的。
这是一整套流程。
不是说皇帝掏出圣旨盖上,也不是司礼监掌印替皇帝盖上,一切都是要走完整流程,实际上玉玺平均一天要盖上百次,一年超过三万次,不过是多颗不同用途的玉玺总共加起来。
只不过现在最大限度简化,变成了承天门前各部门的流水线作业。
而第一份军功授田的圣旨,也交给了等待领取的。
后者用颤抖的双手,捧着这份让他由一个吃不饱饭的穷军户,一下子拥有了两百亩良田的圣旨,然后哭着走到神皇脚下跪倒。
“臣谢神皇恩典,臣以后世代供奉神皇,臣子孙世代为神皇征战,让普天之下都供奉神皇。”
他说着叩首在地,双手高举圣旨。
“去吧,这是你应得的,你砍了两个清妖首级,那就应该得到这两百亩地,这是朕赐给你和你子孙后代的,是朕给你的,故此不准出售给他人,只准分给你子孙,也不准私自加租,朕让你收多少就收多少,否则就是对朕不忠。”
杨丰说。
这可是圣旨确定的产权。
而且还是太祖高皇帝的圣旨,后世皇帝根本无权推翻。
同样这也就意味着以后除非改朝换代,否则就没人能改变,这样拥有这些土地的军功集团,会成为大明的最忠诚保卫者。当然,这样也带来后患,就是在江南土地分完后,那些给军功集团种田的佃户,想摆脱佃户身份至少在江南是很难了。
虽然圣旨上也规定了地租,这个地租是三成。
税由田主交。
佃户只负责向田主交三成地租。
而且田主不准再以任何名义收取任何其他费用,否则就是违抗圣旨,可以上升到惘上不忠的级别,那就只能是杀全家了,佃户可以去告他们,然后再根据老朱的检举制度获得他们的土地。但佃户想有自己的土地,就只剩下了同样的军功途径,也就是投入工业参与制造军需,当兵对外打仗,为军队运输物资之类,然后再以此获得属于自己的军功田。所以事实上就是逼着现在人口密度已经很高的江南人口,为了军功田自己向外走,但这个过程是逐渐而且很漫长的,所以短期内江南并不会缺少耕种土地的。
等到缺少时候……
实际上很难有缺少时候,毕竟人口增长率摆在那里。
五十年后说不定江南人口比现在还得多出不少。
毕竟外面真没有那么多异族的脑袋可以供士兵们砍。
杀光我大清的铁杆庄稼们,最多也就是再让二十万人获得军功田,一人百亩也不过两千万亩,甚至都分不出南直隶去,杀光倭国男人,也不过让几百万士兵获得军功田,都分不出两京十三省去,要想把军功田分到河中去,估计得把周围能杀的全杀光。
这种扩张是很慢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这期间足以抵消这种因为向外输出人口导致的劳动力不足。
倒是北方肯定会出现这个问题。
但那时候就该上奴婢了。
那个军户捧着圣旨,带着对神皇的感恩膝行后退,然后起身离开,去圣旨赐给他的那块土地确立自己的权力。
当然,他那块土地原本所属的地主可能不会轻易放手。
那样……
那样他手中的燧发枪是干什么的?
这是神皇以圣旨赐给他的,别说是个地方士绅,就是知县,知府甚至以后的皇帝,都没有权力改变,所以不放手那就别要手了。事实上他们这些分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