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汤姆,你这家伙现在可真壮。”
在自由搏击题材电影《勇士》首映礼现场,杨简对着增重变壮的汤姆·哈迪胸口捶了一拳。
“哇噢,伙计,真是一言难尽。”汤姆摇了摇头,和杨简拥抱以苦笑道:“这部电影是我遇到过最难的,整个过程都不容易......”
汤姆·哈迪向杨简抱怨他拍摄过程中的一些不容易。
为了能练就一身MMA运动员的肌肉,汤姆·哈迪增重了增重了28磅(约合25.4斤),从146斤增重到172斤,苦练了5个月的肌肉,而且还接受了专业的MMA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他被打断了肋骨、崴伤了脚,而且还撕裂了自己右手的韧带。
“那可真是很不容易,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不是吗?祝贺你伙计,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还没恭喜你和Crystal的电影票房大卖,比瑞安那家伙的电影可成功多了,哈哈哈~”汤姆·哈迪一提到瑞安那部电影就有些忍不住。
如是普通朋友,那肯定就是保持礼貌,但谁叫大家关系不错呢,还属于是损友。
“瑞安怎么还没到?”
接着两人对视一眼,没有基情西射,而是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聊天的间隙,新科“绿灯侠”瑞安·雷诺兹正好到了。
“嘿,伙计们,你们聊什么?这么开心?”瑞安·雷诺兹和两人拥抱之后问道。
汤姆·哈迪和杨简再次对视一眼之后说道:“我们在聊Young和Crystal的电影,首周票房表现真不错。”
“你们肯定聊我的电影了?肯定聊了,不然你们不会笑的这么开心。”瑞安·雷诺兹狐疑地看了两人一眼,又继续说道:“我说对了吗?”
“哈哈,伙计,很难不聊到啊,你那部电影,啧...”杨简嘬了一下牙花子,“不过这也不能怪你,这电影的失败不是演员的原因。”
实际上瑞安·雷诺兹的表演很受诟病,观众认为他的形象与漫画中沉稳坚毅的男主角不符,远远不及他在《盗梦空间》里的惊艳表现。
当然了,华纳这部《绿灯侠》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角表演的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己,能烂到现在这种程度,关键还是剧本出了大问题。
作为系列第一部,《绿灯侠》竟然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交待世界观,然后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让主角从一个普通地球人理解、接受、融入进这个绿灯侠们统治的宇宙,最后留给营造戏剧冲突、迎接高潮大战的时长竟然还不足三分之一,结果前半部分占据了太多时长后半部分只能稀里糊涂。
而且世界观设定得太过复杂,想要的东西太多,这就造成了故事疲软、高潮草率的根源,硬着头皮采用介绍世界观、地球人被选中、接受训练、讨厌英雄命运、爱人鼓励、接受英雄命运、打败敌人这样一个最传统的好莱坞路数,但是弄得又有些过于复杂。
虽然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吐槽超级英雄电影的剧情太过简单,但是很多成功的超级英雄电影己经证明,简单往往才是致胜的法宝。
即便是世界观很复杂,可是男主角的成长过程又被简化了,只是通过喊口号瞬间“意志力爆发”击败视差怪,缺乏合理铺垫。
这方面比起同期的漫威电影还要不如,《钢铁侠》、《雷神》和《美队》更注重角色心理转变的刻画。
男主角被塑造成“鲁莽自恋的渣男”,他的一些行为比如超速驾驶、毁坏公司财产等被漫画粉们认为是缺乏英雄气概,且未通过剧情发展赋予角色深度,与托尼·斯塔克等同类角色形成鲜明对比。
剧本问题是编剧不行吗?可能有,但是主要责任还是因为华纳天团对剧本干预过多,例如强行要求加入地球场景以降低风险,导致《绿灯侠》的宇宙属性被弱化。
同时,制片人与导演在反派设定、故事基调上存在分歧,进一步加剧了剧情上的割裂。
导演马丁·坎贝尔虽然以《007》系列闻名,但缺乏超级英雄电影的制作经验。他设计的“全CG流体战衣”每秒都在燃烧预算,导致动作戏经费不足,最终决战特效简陋难看,头尾失衡。
这也是为什么媒体舆论认为《绿灯侠》的特效团队就像是个草台班子,媒体认为这部电影绿色和黄色为主色调的画面在3D眼镜滤光后亮度明显不足,这给观众的观影体验就非常差。
杨简觉得他的特效科学来做这特效都不会那么拉胯。
电影总成本高达2.5亿美元,但关键动作戏却是虎头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