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246章 意外之喜,侄媳妇登门

第246章 意外之喜,侄媳妇登门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给谁许可证不给谁许可证,按照什么标准对于迫切想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公社来说,是不是不公平”

“有啥不公平的除了下塘大队,其余的各个大队可以轮流育种嘛,咱们一年一换,谁也说不出话来。”

面对质疑,齐海洋早有准备。

他提来的这个意见还不错,起码具有可操作性而且相对比较公平。

有赞同的有反对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武耀阳的身上。

“齐主任的想法是好的,但思路还是有问题。你们好好想想下塘大队是怎么做的我正在里说一句玩笑话,真到了灾年,次一级稻种就不能当粮食吃吗

这事儿就不展开讨论了,大家心里有数就行。还有,咱们要和粮食收购部门确定好供应渠道,稻种首先要满足本地区的县,多余的部分可以卖到外省去嘛。”

武耀阳想得更多,甚至已经考虑了育种基地的利益。

育种基地还要继续搞下去,那么就不能和下塘大队形成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所以,他会为【yx-32】稻种留下发展的空间,让【南光二号】去外省攻城略地。

等他说完,会议室里顿时炸了锅。

还能这样操作大家觉得开了眼界,纷纷表示支持武耀阳的意见。

这要是按照计划发展下去,新林县就厉害了,绝对能坐上全地区甚至全省“第一县”的宝座。

接下来,县里给各个大队都核发了稻种生产许可证,新林县一下子变成了稻种育种专业县,开创了历史先河。

夏收后,方唯也召开了会议,商议夏种的生产计划。

按照原计划,下塘大队这一季将全面培育【农优58】稻种。但这个稻种有个问题,就是产量较低,而且次一级稻种的抗逆性不好,不能用于农业生产。

说白了这个稻种只能种植一季,暂时还不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条件。

方唯还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后来发现主要是由于育种材料有缺陷,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队里的70亩试验田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但需要时间。

“我觉得咱们还是继续种植【南光二号】比较稳妥,现在县里的生产计划还没出来,但我觉得县里会强制要求我们培育这种稻种,原因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郑虎率先发言,他虽然觉得【农优58】很有前途,但从现实出发,他认为还是继续生产【南光二号】比较稳妥。

而且也能符合县里的要求。

赵金生等人纷纷赞同,因为大家觉得生产【南光二号】的收益大、技术更纯熟。

“可以,那我们就继续生产【南光二号】稻种。具体安排这样吧,农田分配和上一季一样,3800亩水田用于培育稻种、400亩水田用于培育育种材料,70亩水田试验田保持不动。”

方唯总结了大家的意见,然后做出了决定。

接下来的事情由郑虎负责,具体生产他就不参与了。

第二天。

方唯去了瑶寨。

瑶寨这一季全部种植了【农优58】稻种,当时王松林的想法有点野,绝不会老老实实把种子当做口粮吃掉。

寨子有自己的稻种销售渠道,而且都在外地,他才不拍什么禁令呢。

只不过这事儿他没有和方唯这个头人商量,心里早就有了决断,真要是出了啥事,他就一个人扛起来。只要有头人在,寨子就有奔头。

结果形势急转直下,瑶寨也一样大赚一笔。

790亩梯田一共产出了67.15万斤稻种,按照评级,收购站以每斤1.38元的价格收购了这些稻种。寨里一共获得了926670元现金,以及100.73万斤稻谷的定量指标。

之前寨里还剩下一些库存,交了公粮之后,整个库存在120万斤左右。

“三哥,咱们今年的口粮怎么分”

“按照平均每人500斤的标准进行分配,不是还有秋收嘛,到时候还会分一些,足够大家吃一年的。”

方唯确定了标准,瑶寨随即开始分发口粮。

一共分出了36万斤稻谷,库存还剩下84万斤稻谷。

【采收农作物,点数+671500,总点数:14751380点。】

“三哥,寨子里不通电就很麻烦,大家都要求出钱出力,无论如何也要把电送上来。你如果同意,我就去找公社和县里,我们都从山下把线路拉上来了,钱也是我们自己出的,没道理让我们一直等着呀。”

下一季,瑶寨还是全部种植【农优58】稻种,这也是方唯所希望的。

这个稻种还有一些瑕疵,需要在不断地培育过程中加以改进,从而实现次一级稻种的彻底稳定。

商量完生产上的事情,王松林提到了拉电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