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林木生长的真好啊。”
于浩看着远处的板栗树林,以及不远处的苗圃,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是啊,以后会更好的。”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便在附近来回观察。
偶尔他会和于浩一起测量一下长度、宽度等数据,心里很快有了计较。
楠木扎根深,可防风固土,具有防火功能。可作为一种防护林种植在丘陵地区。
同时,楠木还具净化空气,隔音效果好等特性。
所以他决定在育林区的边缘到山脚下一带,移栽楠木。
等楠木成型之后,就成为村里的防护林带,而且楠木的经济价值也很高,等成材之后可以有序的进行砍伐。
随后,他就带着于浩去山上找高青山,和对方说了自己的计划。
“这个计划可行,回头我们就开始移栽。”
方唯给高青山划定了范围,移栽工作随即展开。
今年的任务就是移栽红豆杉和楠木,树林中间会穿插栽种一些诸如朴树、南酸枣、香樟树、油桐、白玉兰、银杏树等,以增加树种的多样性。
这项工作并不着急,计划三年内完成。
“于浩,你去忙吧,我自己到处转转。”
从山上下来,方唯便打发走了于浩。现在队里没有空闲的位置,要不然这小子倒是挺适合当队干部的。
结果他和于浩分开还不到二十分钟,对方又跑来找他。
“队长,地区来人了,郑队长喊你过去。”
上个月,当地的行政规划做了调整,撤销了原来的专区,成立了湘陵地区,新林县依然归其领导。
实际上什么都没变,仅仅是名称发生了变化。
方唯赶到队部,然后就见到了曾庆。“曾主任,你好!欢迎大家到二队指导工作。”
“哈哈,方队长,好久不见。我们过来看一看育种基地,既然挂了咱们的牌子,我就有义务来检查你们的工作哦。”
曾庆笑着和方唯握了一下手,态度显得平易近人。
这时和曾庆同来的一个女同志,悄悄走到方唯的身后,低声说道:“曾主任现在是地区农业局的正主任。”
一个“正”字,代表了对方又进了一步。
“恭喜啊,曾主任。”
方唯笑着向人家表示了祝贺,曾庆摆摆手,显得意气风发。
随后,方唯领着曾庆一行人去了大田和试验田,着重介绍了【南光二号】杂交水稻,以及育种工作的进展。
【南光三号】他没提,现阶段主要推广【南光二号】稻种,新品种得适当的延后发布,现在说多了反而不美。
“杂交水稻的产量能达到亩产千斤,真的了不起!可惜啊,你们的育种只能在当地进行,要是可以推广到全地区、全省,那能增加多少粮食产量?”
曾庆一方面大力表扬了二队的育种成绩,另一方面又觉得很遗憾。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二队培育的杂交水稻成型稻种、包括各个生产队培育的次一级稻种,基本上可以覆盖全县。
这也很了不起,硬生生把一个贫困县的帽子给摘掉了。
接下来,曾庆等人在二队整个转了一圈,查看了【堆肥场】、【养猪场】、【禽舍】等等,觉得二队的副业也搞得不错,正在蓬勃发展。
“你们这个竹器厂也不错呀,这些竹器和家具都很有特色,怎么不好好经营?”
曾庆最后来到了竹器厂,他对厂里的产品很感兴趣,但厂子的生产似乎处于半停滞状态。
他皱起了眉头,扭头问了一句。
“是这样的,目前我们的人员、原材料等都足够,就是销路暂时还没打开,所以无法全力生产。”
竹器厂刚起步,出货量比较少,因此生产也同步放慢了节奏。
方唯解释了一番,曾庆便听懂了。
“挺不错的产品,回头我带一些小物件回去帮你问问。”
曾庆和整个地区的商业系统都很熟悉,他爱人就在地区商业局工作,所以打算帮忙问一下。
方唯赶紧向人家表示了感谢,这真是意外之喜,要是能打开整个地区的市场,竹器厂的产品根本不愁卖。
中午。
曾庆等人在方平家里吃饭。
田桂花做了当地的【炒血鸭】,另外还有一些山货,曾庆等人吃的很过瘾。
当然,还是老规矩,干部下乡在社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