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142章 农村医疗探索,起风了

第142章 农村医疗探索,起风了

酿成严重的后果。

这个现状,他一个小小的生产队队长肯定无力改变,但在二队还是可以做一些工作的。

这天早上。

方唯把郑虎、赵金生和郝艾珍一起喊到了队部,在办公室开了个会。

“根据去年6.26指示精神,以后要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报纸上说现在很多地方都动起来了,咱们这边迟早也会落实。我考虑,咱们队能不能主动一点,先走一步?”

自从去年的六二六指示之后,“赤脚医生”这个队伍就开始冒头。

当然,现在还不叫“赤脚医生”这个名字,一般叫农村卫生员,要到68年之后这个名字才会广为流传。

关于农村医疗事业,有些地方快有些地方慢,方唯有些等不及了。

在他的理记忆里,后世针对“赤脚医生”的褒贬不一。

但他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么久,深刻体会到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现实。目前的情况不大可能让城市的医务工作大量的下沉,所以,赤脚医生这个群体就应运而生。

赤脚医生们掌握了初步的医疗知识,可以进行小病、常见病以及急救方面的处置,关键时刻能救命。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方唯打算从两个村子找出来这么一个人,经过简单的培训,能担负起二队社员们平常的医疗工作。

“队长,你的想法挺好,但咱们难找到合适的人。其实,你是最合适的,家传医术嘛,但你哪有时间?”

郝艾珍也知道农村的医疗卫生现实,当初要是没有方唯,包括郑虎、谢旺婆娘等人,说不定早没命了。

但整个二队很难再找出来一个像方唯这样的人,有文化、懂一些医学基础知识,而且还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说到这儿,她看向了赵金生,不知道赵家村有没有这样的人才?

“我们村还真有一个懂一点医术的人,此人叫赵宝成,他爹以前在城里的药房当学徒,学到了一些本事。

后来他爹返回了我们村,将学到的东西又传给了赵宝成。大家有个头疼脑热、口舌生疮啥的,都找他看,大都能解决问题。”

赵金生推荐了一个人,赵家村的社员赵宝成。

方唯马上让他去把人找来,他需要和对方亲自聊一聊。稍后,赵金生就把人带来了。

赵宝成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个子不高,人看着很有精神。

“宝成,你坐,别拘束。老赵,郝主任,你们先别走,在一旁听听。”

方唯随后就和赵宝成聊了起来。

据对方介绍,他上过学读过书,父亲还从小让他背诵过两本“医书”,能辨识大部分草药,治疗过简单的小毛病。

水平大概还不如方唯。

“如果让你半脱产为社员们治病,你愿意吗?不要怕水平不够,回头肯定要让你去进修的,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这份责任心。”

方唯和对方聊了一会,觉得赵宝成的底子还可以,文化程度起码也相当于高小毕业生,以前倒是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如果能进行正规的培训,应该能充当农村医生的角色。

当然,这个事情还要看对方愿不愿意,不愿意就没有主观能动性,也做不好这件事。

“我愿意。”

赵宝成态度坚决的回应道,他很乐于做这件事情。

方唯点点头,让对方先回去。接下来他还需要和大队进行协商,为接下来的培训工作铺路。

当他找到郑先发商量此事的时候,顿时引起了对方的浓厚兴趣。

“小秀才,你说的这个赤脚医生很形象,但我怎么没听说过【农村合作医疗】?”

农场合作医疗制度要在1968年才会全面推开,郑先发现在自然不清楚。

方唯根据记忆中的东西大概说了一下,有关【农村合作医疗】的一些构想。

他这个构想不算超前,从去年到今年半年多的时间,医疗卫生工作向农村倾斜已经形成了共识。

关于解决农民看病难的的讨论很多,只是没他说的这么具体。

“郑支书,我建议首先设立医务室,人才的培训也要跟上。医务室有一到两人就行了,我这边已经有了一个人选。”

方唯提了赵宝成的名字,同时还简单介绍了一下对方的情况。

郑先发对于这个人以前就略有耳闻,便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