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婶子这么热枕,阮百合感动还来不及,连忙笑着说道,“多谢婶子。不过,你今天过来,家里小个的怎么办?”
罗家兄弟多,孙辈最大的都上高一了,而最小的才两三岁,都得要人照顾。
大家都放心大的带小的,可是阮百合不放心啊。
罗婶子挽着棉衣袖子,笑着说,“老大媳妇他们厂子已经放假了,她也没参加过年联欢会的排练,在家里猫着没事,让她带娃。”
“那行。”
阮百合也不矫情,给大家安排任务,“洪全,你和弟妹摆右边的架子,后面放香皂洗发水沐浴露,前面放发绳和发卡,需要什么,就喊四个娃挑出来递给你们。”
罗婶子连忙凑近问道,“百合,那我呢?”
“罗婶子就帮我把屋里的炉子升起来,然后烧点热水,一会儿方便洗抹布擦货品。”
“那我可偷懒咯。”罗婶子笑着自我调侃了一句,就往后面走去。
一般帮忙,主家都是要请吃饭的,之前谁家有点什么活,只要关系不算差的都会去。
人多了,有的人就是坐着吹吹牛,等着吃饭。
别人不好说些什么,只会说谁谁谁轻松。
黄姐不忙的时候,也会过来搭把手。
看着都是些小东西,不过放起来也很累人,连老带少的,七八个人,都没歇口气,从八点多摆放到将近十二点,才归置好。
左边一排的后面是厨房用品,靠门的地方的衣服和几双鞋,右边的后面是洗浴用品,中部分是发绳和皮带之类的小玩意,甚至还有电池和手电筒之类的。
后面靠墙的位置是煤炉子,两头是空的,堆了些煤和杂物,而中间两排架子,都是空的。
即使是这样,罗婶子都惊叹,“堆一起的时候不起眼,这样看起来可舒服了。不说别人,就是我站在门外头,都想进来看看。”
阮百合也到了门口看,现在门开得很大,已经有点像小超市了。
中间她有安排,放点油盐酱醋,再摆点饼干糖果点心之类的,民以食为天嘛。
马上就要过年了,趁这个时候,赶紧薅一波节日福利。
等新年过去,就把糖果点心的架子撤下,弄点油粮来卖。
至于蔬菜,她就不卖了。
蔬菜公司,彻底让她折腾得空有其名。
阮百合也不小气,把门一关,就带着大家到国营饭店去下馆子。
不过谁都没点贵的,还是阮百合点了肉菜,花了六块多钱,吃得宾主尽欢。
回到店里,她把准备好的喇叭给洪全,“今天应该是去不了外县了,要是方便的话,趁那些厂子没休息,帮我拉油盐酱醋回来?去的时候,把喇叭打开。”
洪全接过喇叭,挠挠头问,“这是干什么?”
“打广告啊。”
时间紧迫,店里一天的房租就是六十块钱,要是换算到往后四十年,算是一天6000多。
要是放在四十年后,这么大的地方,一天6000的房租,就卖这些东西,那肯定是赔得裤衩都不剩。
不过,时代毕竟不一样。
她计算好了成本,如果三天卖出100块钱成本的东西,加起来成本就是280块钱,还能赚120块钱。
纵然是这样,货物的价格,依旧比供销社卖的低一成。
如果能够按照这个预想进行,一个月就能赚1200块钱,妥妥的巨款。
不过,还不如摆摊和批发赚得多。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人弱势的时候,只能低头,大不了等上了正轨,店里的货卖着,她额外搞批发呗。
她现在要的就是人流量。
要是一天能卖出去三天的量,省出两天房租,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洪全似懂非懂,把喇叭打开,里头传来阮百合的声音,“好消息!好消息!蔬菜公司改革卖杂货,所有商品三毛起,不要票!不要票!”
这声音在店里循环,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阮百合。
阮百合难得有点尴尬,“看什么?都给我背价格,要是人多了,人家问价,也要帮着卖。谁卖得好,有好处的。”
这么一说,四个娃都来了精神,拿着她住在村长家就定好价格的价目表,围在煤炉子边看起来。
顾泽源最抓瞎,他有的字都不认识,左看右看,凑到了陈盈身边,“陈……不是,三姐,你帮我看看,这是什么?怎么卖3分钱一个?”
头一次当了姐,陈盈就兴奋了,耐心的教他,“这是发绳,就是扎头发的。然后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