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自求多福吧。
阮百合被问得头晕眼花,再三表明没有想法,大家的热情才冷却下来,各自回家。
阮百合清点着物品,还是觉得屋子空荡荡的,要是能多增加生活用品,也能让顾客的粘性更强。
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货源只能慢慢找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日子过得还算平顺,也就顾花枝三不五时的过来,说几句酸话,阴阳怪气的。
要么就倚在她家门口,看到陈家的人路过,阴恻恻的丢眼刀子。
陈家的人,压根不带理会她的。
许红霞倒是来过一回,还是老一套的说辞,见阮百合对她态度冷淡,丢了几句狠话,就离开了。
转眼间,已经十一月份了,天气逐渐阴冷。
她的小卖部多了很多东西,都是洪全去乡下收东西的时候,顺带收回来的。
东秀巷的邻居也习惯过来买东西,没事唠两句,也都挺和睦。
这些日子,阮百合几分几毛的赚,收入竟然也不比洪全的低多少,分给他后,小卖部净收入有167块钱,就是活比较繁琐。
对她来说,也还行,这些日子都没间断和沈楠的联系,她说她已经买了机器了。
不过家里人不允许她做得太大,就让她招几个人,在夫家那边,先试试看。
至于盈利,那还有得等。
阮百合的利用零碎时间画的设计图,也让黄姐寄过去了。
洪全那边,也给了她185块钱的分成,算起来,两个半月赚了352块钱,这可是高收入了。
家里伙食好,又是硕果累累的季节,丫头们虽然没吃零食,水果和肉也没断过,小脸上都有肉了。
蒋美琴也想做点事,偶尔会单独做些糕点,学着拿到公交车站台附近去卖,刚开始的确是赔了些许,后面胆子大了点,还真赚了回来,气色好了不少,人也自信多了。
家里事事都顺心,唯独陈泽源学习拉胯,每天阮百合都在头秃,夸也夸了,罚也罚了,这家伙就是不好好学习。
偶尔还是会逃课。
哪怕是罚他不吃饭,都没怎么奏效。
阮百合简直不理解,陈泽源简直一身反骨,他不是脑子笨学不会,明明挺聪明的,一提到学习,就像是前世学习猝死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