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
夜郎国王尹正阳并无睡意。
按照夜郎后宫的规矩,他本应该翻牌子选择一个妃子的,但大梁大军当前,他实在是没兴趣。
于是便叫来了禁军的主将金大钟,对夜小酌。
“今日早朝的时候,百官的意见你大概听说了吧?”尹正阳问。
“听说了些。”
金大钟点头。
夜郎的朝廷架构和大梁有些相似,设内阁,而后是六部。
那大梁的李三秋率领两千大军而来,同时裹挟了三万夜郎百姓,压在夜郎王庭城外。
倒是没什么危险,可……恶心人啊!
于是乎,早朝的时候当朝百官中便有人提议,出城攻打李三秋一伙人。
百官说法不一,综合来看,主要的意思是:大梁只有区区两千兵马,而夜郎王庭有一万大军,可轻易破敌,而后再将三万百姓全部斩首,以震慑四方!
这时候便可以看出真正带兵打过仗的和嘴上谈兵的文官的区别了。
人家大梁是两千骑兵!
哪怕夜郎这边同样有骑兵,真打起来,也未必追得上人家啊!
更别提眼下王庭中,骑兵仅有千余左右了。
根本不够看。
“如果将李三秋两千骑兵驱赶走,剩下的三万多百姓……该不该杀?”尹正阳低声问。
“陛下,不可杀啊。”
金大钟道:“那些百姓,都是被裹挟的,是那李三秋以百姓的家人为威胁,真要杀了,容易激起民愤。”
尹正阳点头。
事实上,他也是这么想的。
百姓迫不得已被裹挟,主要原因是朝廷没保护好那些百姓啊。
当然,最恶心的还是那大梁主将李三秋。
竟然用平民百姓当做肉盾,太不要脸,有失大梁身为上国的风范。
“李三秋此人心思歹毒,心狠手辣,太过分了。”
尹正阳气的吹胡子:“告诉左寒,一旦攻破大梁的绥安城,直接屠城!”
金大钟吓了一跳。
如果是正常的两军对垒,生死存亡各凭本事,可如果屠城,就意味着和整个大梁不死不休了啊。
“陛下,不可啊……”
“有何不可?”
尹正阳面色冰冷:“就许他大梁掳掠我夜郎百姓?是他们不讲道义在先,况且,而今大梁四方征战,四处漏风,没什么好怕的。”
金大钟见劝说无效,便也只好吩咐手下,飞鸽传信。
夜色深深,天色将明。
君臣二人又聊了一会,金大钟便准备出宫回去休息。
而就在这时,本一片安静的城池中,忽的传出一阵惨叫。
“走水了,走水了,快来人救火!”
着火了?
金大钟有些讶异,却也没放在心上。
因为夜郎冬天比较冷,百姓们睡觉之前要烧炉子,偶尔失火很正常,只要及时止住火势,保证大火无法蔓延开来就没事。
然而,没过一会,又有人大叫起来。
“失火了,快来人救火啊!”
金大钟暗自一定。
不过片刻之间,又着火了?
这……不对劲啊。
他来不及多想,忙是上马,朝着一处着火的茅草房屋赶去。
只是,还没走出几步,偌大王庭,又有四五处地方着了火。
“糟了!”
金大钟大惊,立刻下令:“城中所有将士,立刻去打水,灭火!”
“大人,这大晚上的水井都冰冻了,一时半会打不出水啊。”
“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把水打出来。”
金大钟下了死令,心底突突突的,很是不安与焦躁。
他有种不好的预感,但面对整个城池中燃起了十多处大火,来不及多想,直奔王庭的粮仓而去。
因为城池并不大,皇宫距离粮仓也仅有一里路左右,所以他很快便来到近前处。
而后……轰!
一股熊熊大火,自其中一个老旧的粮仓迸发出来,无数火光飞溅,直接是将附近七八个巨大的粮仓都给点燃了。
“来人,来人呐!”
金大钟嘶吼,惊骇交加。
只是跟随他过来的将士只有十多人,看着诸多粮仓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燃烧开来,都吓的腿肚子发软,人都傻了。
“呼啦啦!”
北风呼号。
因为圆形粮仓的顶部用的多是茅草,在大风的吹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