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刮过肠油后又用白面揉洗过的肠衣回了山洞,还有柴块。
生了火后,照样先洗到手上没了大味道后,白时淘洗了很多葱姜,做成葱姜水。
然后拿出了肉块开始切细砸绒。
相比于枯燥的洗肠子刮肠油,他还是想先做几节火腿肠来吃。
他没有酱油一类的调料,所以跟做腊肉是差不多的。
虽然有原料但是他没时间做,现在也不想做,因为更想吃豆腐和豆浆。
可能唯二的差别就是不放辣粉和加入面粉。
肉肠和淀粉肠他都要做。
白时也不用精细控制肥肉和瘦肉的比例,他现在生吃肥肉都行,更别提熟的肥肉。
做肉肠可以不用将瘦肉打成肉绒,只要切成细粒就好,肥肉经过几次捶打很快就变成了细绒。
所以白时先做肉肠。
一边切细一边分次加入葱姜水,最后用木盆将肉粒都装起来,适量加入白盐、麻粉,然后搅拌几分钟,肉粒起胶黏在一起。
他带回来的肠衣最细都有他小腿的粗度,所以肉块就切的有点多。
肉馅调好后,白时就找了一节空心树筒,将肠衣套在外面,最后打结,往竹筒里灌肉。
不得不说,肠衣大也有大的好处,起码这灌肠的时候就很轻松。
手里抓一把直接就塞进竹筒里了,要塞紧就用木棍按压。
总之非常好灌。
肉馅灌完后,白时就从布料上拆了几根线下来,将肠子捆成一节一节的。
由于肠衣实在是大,灌出来的肉肠也很粗,白时不得不将每小节肉肠的厚度控制在一根手指左右。
然后用削尖的竹签戳洞,防止之后煮的时候炸开。
不然他怕出现外面都烤糊了,内里还没热的情况。
虽然看着是不太美观,但是白时已经有了食欲。
起身将大石锅放在火堆上,加了半锅水,肉肠冷水下锅。
他做的肉肠太大,怎么也煮上一个多小时。
趁着这个时间,白时去小山洞里拿了一桶面粉出来,做起了淀粉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