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的其他人都在心里暗暗思忖着:远东兵团仅仅只是一个集团军,却能够如此轻松地抵御住鬼子的一个方面军,这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如果国府的军队在如此有利的条件下,仍然无法取得显着的战果,那可真是太丢人现眼了。
正当大家各怀心思的时候,李德邻突然开口说道:“统帅,我非常赞同两位战区司令的提议。不过,为了确保这次行动能够取得成功,我认为应该要求两位长官做出保证,每个战区至少要光复五到六座县城才行。否则的话,我们真的难以向国民交代。”
卫俊如紧接着附和道:“德邻说得一点都没错。想当初,我们都能够顽强地抵御住整个鬼子华中派遣军的进攻,虽然那时候鬼子处于主动进攻的一方,但如今形势已经完全逆转过来了,而且对我方如此有利,确实是时候打出一些漂亮的成绩,给国民一个满意的交代了。”
陈辞修也面带微笑地表示:“现在的局面可以说是抗战以来最为有利的了,所以我也完全同意德邻的提议。”
在他话音落下之后,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第九战区和第三战区的司令应该做出承诺,一定要光复一些沦陷的国土。
在众人纷纷发表完自己的建议之后,蒋瑞元缓缓转过头来,目光落在了薛仰岳和顾墨之身上,他面带微笑地问道:“你二人对此有何看法呢?”
薛仰岳和顾墨之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站起身来,齐声答道:“我们定当不辱使命,绝不辜负统帅的期望!在此,我等郑重保证,至少要光复五座县城!”
蒋瑞元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微微颔首,表示对两人的承诺表示认可。接着,蒋瑞元语气坚定地说道:“既然仰岳和墨之都如此有信心,那么此事便就此决定了。接下来,我下达命令。”
蒋瑞元的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人都如同条件反射一般,立刻齐刷刷地站起身来,挺直了身子,全神贯注地等待着蒋瑞元的进一步指示。
蒋瑞元环视了一圈众人,然后继续说道:“第三战区、第九战区,务必于八月五日全面展开对日寇的反攻!而第五战区,则要紧密配合远东兵团,牵制住鬼子华中派遣军的兵力。”
众人齐声回应道:“是!”声音洪亮而整齐,在会议室中回荡。
与此同时,在鬼子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内,畑俊六大将也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兵力严重短缺。畑俊六焦虑地询问着参谋部的人员,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最终决定向上级国内大本营请求支援。
然而,畑俊六心中仍然有些忐忑不安。他暗自祈祷着,希望国府的部队近期不要发动反攻,否则以目前的兵力状况,恐怕难以抵挡。
可惜的是,畑俊六并不知道,国府方面已经下定决心,要在大江中下游地区对鬼子展开全面反攻了。
伴随着国府军队如潮水般地大量调动,畑俊六的祈祷就像那易碎的泡沫一般彻底破灭。然而,此时畑俊六手中的兵力却如那风中残烛般严重不足,无奈之下,畑俊六只能被迫开始重用大量伪军参与防御等措施,同时如那久旱盼甘霖般期待着大本营的增援。
与此同时,延州方面在经历了漫长的半年时间的整训之后,坦克装甲部队犹如那钢铁巨兽般已然成型。
根据和远东兵团的协议,他们必须如那离弦之箭般开始向鬼子发起攻击。于是,延州方面开始精心谋划对鬼子的反击计划。
八月五日这天,国府第三战区和第九战区的国军如那下山猛虎般同时对鬼子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由于鬼子启用大量伪军参与防御,而这些伪军的战斗力简直弱得如那纸糊的一般,所以国军的这次反击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当大江中下游地区的大批地盘被国军如那秋风扫落叶般攻克之时,华中派遣军司令长官畑俊六企图从彭城至周家口一线撤回部分兵力,赵卫国和张龙却如那鹰隼般敏锐地察觉出了鬼子的意图。
于是,一道紧急命令下达,要求第三集团军和特战一师的部队立即停止休整,迅速对鬼子发动攻击。就这样,在远东兵团的有力策应下,国府军队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地收复了十六座县城,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胜利。
然而,正当国府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份情报却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他们的头上。据情报显示,鬼子的二十万援军已经越过申城,正沿着大江逆流而上,气势汹汹地朝他们扑来。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蒋瑞元果断下令,命令第三战区和第九战区停止继续对鬼子的反攻,转而开始稳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