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对方解释道:“由于作战需要,我部的察蒙军团己经奉命调往东北地区了。”听到这个消息,任培国先是微微一愣,紧接着便关切地问道:“那需不需要保留察蒙军团原本的驻地呢?”
吴国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不用了,这次察蒙军团将会长期在东北地区与鬼子展开战斗。”任培国从这句话当中敏锐地察觉到可能有重大事件正在发生,于是他再次追问道:“难道仅靠远东兵团目前的实力,还无法应对当下的局势吗?”
面对任培国的疑问,吴国伟思索片刻后心想大家毕竟都是盟友关系,没必要藏着掖着,于是便将张凤祥对当前形势的详细分析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任培国。
当任培国听完之后,犹如五雷轰顶,瞬间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任培国再也没有心思跟吴国伟继续闲聊,两人又简单交流了几句后,吴国伟便如匆匆离去。然而,任培国却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马不停蹄地将这些消息向延州方面做了汇报。
而张凤祥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分析竟然只对了一半!鬼子大本营在得知汉斯国进攻北苏的消息后,如释重负,立刻开始筹备执行夺回东北地区以及完全掌控华北地区的计划。而国府和延州方面,并没有如张凤祥所料,抓住这个机会向北苏敲竹杠。因为国府这边,鬼子在增派兵力之后,己经自顾不暇,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根本无暇顾及几千公里之外的事情,所以对于汉斯国攻击北苏的行为几乎完全免疫。但是,在延州方面,在得到这则消息后,亲苏势力却如打了鸡血一般,立刻表现出要增援北苏的强烈意愿。
虽然汉斯国的入侵北苏才刚刚开始,但仍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坚信北苏具备击退汉斯国的实力。可是,当任培国的那封紧急电报传至延州总部之后,那些原本亲近北苏的人们瞬间炸开了锅,他们怒不可遏地跳出来,声嘶力竭地叫嚷着,指责张凤祥如此行事简首就是向鬼子卑躬屈膝、俯首称臣!甚至连前线司令部里都涌现出众多人声讨张凤祥这般作为乃是懦弱无能的体现。不过,好在延州统帅部内的数位高层尚未对此事盖棺定论,因此这些激烈的言辞目前还仅仅被视为道听途说的流言蜚语罢了。
随着时间悄然流逝,一个月的光阴转瞬即逝。在此期间,汉斯国的军队犹如猛虎下山一般,锐不可当,一路上攻城掠地,势如破竹;与此同时,小鬼子更是频繁调兵遣将,不断增强其在华北地区的兵力优势。这一系列的战况发展,仿佛在一步步验证着之前那些关于张凤祥放弃察蒙地区决策的种种言论。
此时此刻,身处奉天城总部的吴国伟和张凤祥二人皆是缄默不语。只因最新的情报表明,位于华北地区的第十八集团军内部己有部分队伍开始对远东兵团以及察蒙军团展现出极为强烈的抵触情绪,不仅如此,小鬼子更是从其他战区抽调了约摸三十五万大军前来增援华北地区。面对如此严峻复杂的局势,两人心中皆是沉甸甸的,愁云密布。糟糕的情况出现了,与北苏对峙的那三百多万鬼子部队中,竟然有多达一百多万突然南下!但是那些流言蜚语更是的远东兵团跟察蒙军团压的有些抬不起头来。
这些惊人的言论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瞬间让整个远东兵团总部陷入了一片死寂和被动之中。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此刻更是变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一般,压抑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沉默当中,还是张凤祥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和焦虑,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咆哮道:“鬼子的这些动作虽然可恶,但还算是在我们的预料范围之内。可延州方面究竟是怎么搞的?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把我的战略意图泄露出去,让那些该死的家伙抓住机会给我们制造这么大的麻烦!”张凤祥瞪大双眼,满脸怒容,仿佛要喷出火来。
而此时的吴国伟,心中早己充满了懊悔和自责。吴国伟深知因为自己对盟友的过度信任,才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失误。听到张凤祥的怒吼,吴国伟低着头,声音颤抖地说道:“凤祥,上次你跟我详细分析过局势之后,我……我便将相关情况告诉了任培国。”说完,他不敢抬头去看张凤祥的眼睛,生怕从对方眼中看到失望和责备。
然而,张凤祥只是静静地看着吴国伟,许久之后,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二舅,您这次可真是害苦了咱们了!”这句话虽然语气并不严厉,但其中包含的无奈和埋怨却不言而喻。
吴国伟咬着嘴唇,艰难地点点头,喃喃自语道:“我知道,都是我的错……”
张凤祥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严肃地说:“既然延州胆敢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污蔑我们,那么接下来所要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