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收购站,李向阳把蛇鳞小心收好,对王二狗说道:\"你在这儿看着,我得去周边几个村子转转,看能不能建立长期的收购关系。!k\u?a`i+d+u·x?s?./n·e′t~\"
\"行,你去吧,这里有我呢。\"王二狗拍着胸脯保证。
李向阳开着卡车,第一站去了邻近的河沿村。
河沿村的生产队长姓刘,五十来岁,人很精明。李向阳找到他时,他正在村委会整理账本。
\"刘队长,我是小梁村的李向阳,开了个山货收购站。\"李向阳开门见山。
刘队长抬头打量他一眼:\"哦,听说了,你们收购站生意挺红火的。\"
\"托大家的福,\"李向阳谦虚道,\"我这次来,是想跟咱们村建立长期合作。我们刚签了个大单,需要稳定的货源。\"
刘队长放下手中的笔,饶有兴趣地问:\"怎么个合作法?\"
李向阳早有准备:\"是这样,我们可以定期来收购,价格比散收高半成。而且量大的话,我们还能再商量。\"
\"高半成?\"刘队长眼睛一亮,但很快又谨慎起来,\"那你们能保证长期收购吗?别过两天就不来了。\"
\"刘队长,您放心,我们跟省城赵老板签的供货协议,一年的。¢v!7`x`s-w′.+c,o?m/有了这个,我们的收购只会越来越多,再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每单结算。\"李向阳保证道。
听他这么说,刘队长心里有了底:\"这样啊,那你先收几次试试。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我们可以组织村民专门采集。\"
\"那太好了,\"李向阳站起身,\"我明天就带人来收第一批。\"
离开河沿村,李向阳又马不停蹄地去了东山村。
东山村离大青沟近,山货资源丰富。村里有个老猎户叫陈大爷,在当地很有威望。
李向阳直接找到陈大爷家。
老人正在院子里编竹筐,见有人来,抬头问道:\"小伙子找谁?\"
\"陈大爷,我是小梁村的李向阳,想跟您谈谈山货收购的事。\"
陈大爷仔细打量着他:\"你就是那个开收购站的后生?我听说过你,打猎的好手。\"
\"您过奖了,\"李向阳赶紧递上一支烟,\"我就是想问问,咱们村的山货多不多?\"
陈大爷接过烟,慢悠悠地说:\"多倒是多,就是路不好走。你们真要收的话,得自己来拉。\"
\"这个没问题,我有卡车。\"李向阳说道,\"价格方面,我们给的绝对公道。\"
两人聊了半个多小时,陈大爷被李向阳的诚意打动:\"行,我回头跟村里几个老猎户说说。,E~Z/小/说`网+ `更~新*最`全*\"
接下来,李向阳又跑了三四个村子。有的谈得顺利,有的则需要再考虑。
天色渐晚,李向阳开车返回小梁村。天色渐暗,山路两旁的树影在夕阳下拉得老长。
山路难行,李向阳的车速并不快,就在车子拐过一个弯道时,前方的路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
见此李向阳赶紧踩刹车,车子在碎石路上滑行了几米才停下。
定睛一看,是个二十来岁的姑娘,正弯着腰在路边捡什么东西。
听到刹车声,她惊慌地抬起头,脸色煞白。
\"没事吧?\"李向阳摇下车窗问道。
姑娘摆摆手,声音有些发颤:\"没、没事,是我不该在路中间。\"
李向阳这才注意到,地上散落着不少草药,看样子是从她的背篓里掉出来的。
\"这大晚上的,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还在山里?\"李向阳下了车,帮着捡起地上的草药。
\"我是西沟村的,\"姑娘一边捡一边说,\"今天进山采药,没想到走得远了些,回来晚了。刚才被山里的动静吓了一跳,背篓的绳子松了。\"
李向阳打量了一下那些草药,都是些常见的柴胡、防风之类,但品相都不错,看得出是个识货的。
\"西沟村离这还有七八里路呢,\"李向阳看看天色,\"这样吧,我送你回去。\"
姑娘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自己走回去就行。\"
\"别客气了,\"李向阳把最后几株草药放进她的背篓,\"天马上就黑了,山路不好走。再说了,我正好也是往那个方向。\"
姑娘犹豫了一下,看看渐暗的天色,终于点了点头:\"那就麻烦您了。\"
上了车,李向阳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会认识这么多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