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沁水,挖了围起来不失为一个好的取水处”。
“哪儿?”杨寺年提眉道,说完又笑:“我经过此地多次怎没发现,还是宁老板眼观八方”。
“可能是近来下大雨形成的,从前不一定有”,宁楚月嘴角微牵,引路道:“我带你去看看”。
“如此甚好,也叫我长长眼”。
二人前往低洼地查看了沁水,杨寺年满意地点点头,赞许道:“此处四面低洼,是个绝佳的集水处”。
二人说话间,慢慢朝茅草屋走。
“的确,用石头和泥巴围堵起来不难,整个雨季周遭储存的水,就是冬天来了也够用”。
杨寺年道:“此处要是能引条溪流过来就更好了,一年四季活水不断,庄稼能长得更好,休养个十几年,澹州依然能恢覆往日生机,而非如今荒芜之象”。
宁楚月惋惜道:“的确,农业能繁盛些,还可以向外贩卖此处的产品,相互依托,不愁发展”。
说着话,他们很快回到茅草屋。
何笙站在门口巴巴儿望:“饭熟了,吃饭吧”。
宁楚月驻足在门口,看着杨寺年:“此处食饭价钱高得离谱,还得咱们杨兄出马”。
“好说”,杨寺年笑着进屋。
宁楚月与何笙跟在他后面,见他一屁股坐到炉子前:“大娘,贵姓?”
头巾妇人擡了一张小方桌靠近炉子:“姓黄”。
“黄娘子 ,我俩兄弟觉得你招待的价钱太贵,不如与你谈笔买卖?”
黄娘子打了三碗黑汁,将煮好的面疙瘩盛进去。
何笙直勾勾盯着面碗,一眼就认出是上回在顺来寺吃的罗狄黑汁疙瘩。
黄娘子问道: “什么买卖?”
“你家后井已然干涸,我们帮你造个水坑,方便你取水,这笔买卖如何?”
何笙一听,满脸震惊,这是什么买卖?
宁楚月:其实给钱也显得不那么离谱了……
黄娘子难得展笑,显老的面容呈现出了一丝温和:“成交”。
“………”。
围着炉子,三人各自捧碗黑汁疙瘩。
何笙吃了一小口便放下。
“怎么了?”宁楚月看他。
何笙摇头:“没胃口,我休息一会儿就好,等会儿吃点陈大夫开的丹参丸”。
从盐女帮出发,他的胃就有些不舒服,已经很久没有犯胃痛的毛病了。
黄娘子反应很快,递来一杯水:“公子还是立马服药,后面的路途远,早好早安生”。
宁楚月在包裹里翻出丹参丸:“我们未说此行目的地,大娘怎么知道咱们后面的路途远?”
何笙一听,没接黄娘子的水杯。
黄娘子放下水杯,不在意道:“在我这里歇息的路人基本都是去细海或者罗狄,再没有别的”。
“……咕噜噜”。
尴尬中,杨寺年端着碗将黑汁疙瘩囫囵下肚,还意犹未尽地舔着嘴边黑汁。
宁楚月这才接过水杯,递给何笙喝药。
何笙端起水杯喝完药,看着黑汁疙瘩依然没食欲。
“小公子,黑痣疙瘩温养脾胃,不妨吃点,或许会好受些”。
宁楚月端起何笙的碗递给他,鼓励道:“多少吃点”。
自己不吃,宁楚月也不会安心,何笙只好接过碗。
面疙瘩软糯热乎,混着黑汁的香甜,何笙饶有胃口的吃了五个,就真的吃不下了。
宁楚月自己那碗快要见底,很自然地接过何笙那碗,滑溜倒进自己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