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问话,都被撵走。】
浅灵慢慢点头:“我知道了,待我回去,会着人去查。”
葛婆婆做了个感谢的动作,说话间,底下掀起阵响,似乎有什么重物被人拖曳着穿过丛林,听声音,来人还不少。
浅灵屏住呼吸,寻了个好观望的空隙,居高临下地窥探,果见一群布衣汉子,护着几车货物沿土路往前。
浅灵进山的时候便发现了,那条土路并不甚宽,土质也很松软,但却有两道十分深且结实的车辙印,应是相似规制的车马,日积月累地从这一条道走过,才形成的如此硬实的凹凸。
前朝西北九城未失陷的时候,与西域来往频繁,是故九城之中早就修好了宽阔平坦的官道,便是后来赤突人来了,他们也不舍毁掉那几条官道。是以这么多年来,那些官道一直在持续使用中。
浅灵本以为是乡野小贩图小路近才会走这条土路,没想到看那车架上大口的货箱,还有几个吃力推车的人来看,这运的竟然还是大宗物件。而那恰好无比卡在车辙印上的轮子已经表明,这样的运送已经发生过无数回。
大宗物件走这么不讨好的山路,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批东西见不得光。
浅灵凝神看的工夫,已经有另一拨人从另一个方向走来,运着货的队伍便慢慢停了。
来人目视一眼纵列,道:“怎么只有这些?”
“够多了,这边什么新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么多眼睛盯着,能给这么多不错了。”
“但我们急用。”
“知道你们急,剩下的还得一点一点来,掉脑袋的事,你当我们乐意?”
他们说话声音不大,幸而山中幽静,浅灵才能分辨得真切,那买货的一方,分明操着异域的口音!
正当惊讶时,买方已经开始验货,只见他们掀开箱盖,把堆在顶上满满当当沉甸甸的麻袋子丢在地上,腾空小半箱子之后,最底下的,竟是叠放的弓弩!
买方拿出一把,左看右看,又拿在手上比划了一下,因没有上弦,他又轻车熟路地在底下掏了掏,摸出一把弓弦,还有弩箭来。
“都还不错。”
“好地儿来的,能差?”
他们又验看几箱,其中一箱,竟是整整一箱的铁铤!
那些铁铤形状规整,显然是批量产出,这些东西丢进高炉里,便可以炼制出一把把的刀剑。
他们验看无误,便在此交接,买方给了一点打酒喝的辛苦钱,卖方便往回走,车货则由买方继续拉着前行。
浅灵一直到人都走光了,才敢说话。
“边境……一直有人在走私军器?”
葛婆婆摇了摇头。
【军器,是从中原过来的,这些年,我看过很多。】
【有大官,在走私军械。】
第133章 内忧外患
葛婆婆没读过书,从前也是困于炉灶前、没什么见识的妇人,一辈子在国策国法的驱动下过日子。
但这十年来为了找儿子,她走过很多地方,去过许多官衙,还读过告文,每碰一次壁她就多学一点事,久而久之,反而比所有埋头过自己小日子的老百姓看得更透了些。
如刚刚发生在她们眼皮子底下的那一幕,她不是第一回见,普通小商小贩能偶尔走私一点军械,但能持续地、稳定地往同一条道路输送,这顶上没有一把大伞在撑着,绝对做不到。
浅灵喃喃:“所以这些年,赤突攻打大靖城池百姓的兵甲武器,竟是从大靖中来的?”
她觉得荒谬,有人在前线征战与牺牲,有人在后面走私发财,究竟是敌人在损害大靖,还是自己人在毁灭自己人?
边境问题是帝王心病,祯和帝一直有意要铲除雄踞在大靖西北的心头大患,但原来手底下的官员并不都这么想。
毕竟,只有大靖和赤突一直冲突不断地打下去,他们才能一直走私军器,源源不绝地中饱私囊。
这么一来,赤突王子会现身在九城就说得过去了,如果九城里有对他们如此重要的走私交易的通道,赤突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任由九城被收复。
“我们得走了,这里不安全。”
浅灵爬起来,胸腹的痛让她弓起了纤瘦的脊背。
葛婆婆问她怎么了,浅灵摇摇头:“肋骨断了。”
她摔马再挨了一脚,又在马背上压了那许久,早不堪重创了。
只是荒郊野岭,她无法妥善处理伤口,便挑了几根合适的枝子在伤处固定,勉强支撑过去。
葛婆婆扶着她:【我们去哪?】
“去找定北军。”
嘭!
卫晏洵一脚踹开门扇,发现屋中空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