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潇逸需要人去开发婆罗洲。+w^o\s*y!w..′c-o¢m+
一切都是有代价的,其中必定伴随着伤亡。
这是时代的阵痛。
时代的一点小波澜,落到个人身上,就是滔天巨浪。
但……
刘一鸣去准备招募移民了,汤潇逸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翻看起其他文件。
“这些……”
汤潇逸翻了两下,关上文件。
右手伸出去,摁下桌子右边的三个按钮中的第一个,
“通知江南厂陆军武器设计总师、陆军总参谋长明天下午来一下。”
文件上是陆军总后勤部的统计。
因为华夏帝国陆军扩军太快,导致武器配置跟不上。
整个陆军不过百万人,大规模装备的不同口径步枪都有四种。
甚至还装备了不少黑火药步枪。
给生产和后勤补给带来了许多麻烦。
总后勤部认为当前必须更换统一制式武器,减轻后勤压力,以应对未来的战争。
最少要给北方集团军换装统一制式武器,并且最好根据北方的环境重新选择步枪。
北方冬天冷,春夏秋灰尘大,而且7.65毫米口径对于华夏士兵来说后坐力也稍微大了些。
总之,综合考虑,需要换装一款新步枪。:¢3@%28μ=`看·?)书/3-网? ??更?e新ˉ最¤/全?
不行也要统一步枪口径。
汤潇逸知道这个事情不能等,开始琢磨用什么型号的步枪比较好。
7.7?
7.92?
7.62?
…………
“陛下恕罪,臣不太清楚北方的天气情况,冬天具体有多冷?灰尘又有多大?”
“得到这些数据之前,臣不敢妄言。”
陆军武器设计总师干脆的表示自己不会。
毕竟就算被骂两句,也比欺君之罪要好。
前者顶多扣工资或者降职,后者就说不定了。
“北方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华北,一般而言不过零下几度十几度。”
“而在辽东和草原,气温能骤降至零下三四十度。”
“长期保持低温,部分金属部件也会因为低温变形或者变脆。”
“极端地区甚至会更低,滴水成冰,若是没有御寒衣物,普通人一刻钟就冻死了。”
徐希颜向总师解释着。
但总师只是听说也没办法,就算见到了也没办法。
这种事只能不断实验才能找出方法,而不是凭空想象。
“行了,没有数据,凭空也变不出合格的设计来。,k-a′k.a-x`s.w^.!c+o.m,”
汤潇逸见人为难的样子,制止了徐希颜进一步说下去。
徐希颜也发现自己做了件傻事,歉意的对总师点了点头。
“先解决弹药的事情,弹药定型后,再解决武器。”
汤潇逸拿出总后勤部对各种弹药的测试结果。
首先是是华夏帝国用的由比利时fn公司生产的毛瑟步枪弹。
7.65*53尖头弹。
德系7.92*57圆头弹(1888委员会步枪弹)。
沙俄帝国的7.62*54尖头弹。
英吉利的7.7*56尖头弹。
法兰西的8*50尖头弹。
虽然口径相差只有0.几毫米甚至0.0几,但弹头形状、重量,药筒形状、直径、长度不同,性能也大不相同。
但配合各自的武器,效果也都不错。
大部分国家用的都是7.5以上口径,弹头质量大。
并且药筒长度都不低,代表装药量也很大。
综合来说,标准的全威力步枪弹,追求高初速和高射程。
大质量弹头能更好的保留能力,飞的更远,威力更大。
“陛下,7.65毫米口径就很好,我们储存了大量这种口径的弹药,并且还在生产这种弹药。”
“生产线已经很成熟了,而且正在开发特种弹药。”
徐希颜不想换弹药口径。
不是不知道7.65口径的缺点。
也不是利益关系,而是后勤储备。
一直以来,他们用的都是7.65毫米的fn毛瑟,进口的是这个口径,生产的也是这个口径。
而且因为备战,产线都没停过,还在不停扩张中。
也就储存了大量弹药,还有大量订单在生产中。
如果现在改,这些储存的弹药怎么办?
“不是一次性全换,我们也变不出这么多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