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军的消息并不多,对其并不了解,这是一个比北洋更为棘手的存在!”
“没错!如果不尽快消灭他们,这种事情还有可能会重演!”
好些个奇奇怪怪的官员都无能狂怒起来,叫嚣着要先干掉闵军。
反正北洋已经被他们击败了。
山县沉默了一会儿才从这一切都是圈套的假设中钻出来,轻轻吸了口气。
“闵军距离我们太远了,他们并不像北洋一样懦弱,现在想要消灭他们,是不现实的。”
“与其谈消灭闵军,不如想一想失去第二师团后下一步该怎么办。”
“兵力紧缺,且第十二混成旅团还在鲁地,是撤回,还是继续增兵?”
第二师团覆灭后,东瀛在北方战场上虽然还占据着主动,但已经陷入战略劣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十二旅团身陷鲁地,需要援兵。
辽东战场上,东瀛虽然还有三个师团存在,但兵力已经十分紧张。
既要维持对奉天的压力,又要控制占领的城市,还要派兵保护补给线。
甚至于还需要分兵清理游击队、防备锦州方向的清军等。
被这么多任务牵扯着,东瀛人已经陷入了战略劣势。
要解决也很容易,增兵就行。
但怎么增?增多少?持续多久?
又是新的问题。
“当然是增兵,不能放弃这次机会,消灭北洋海军,彻底掌控制海权的机会!”
“嘛!我还是觉得可以考虑收缩战线,集中兵力从陆地上打过去。”
“是呀,继续增兵,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再遇到这种情况。”
“但是这么好的机会,要就这样放弃吗?从陆地上消灭北洋海军的话,有机会俘虏定镇二舰的……”
意见当然又不相同啦,海军和激进派陆军将官倾向于继续增兵,彻底消灭北洋海军。
但陆军保守派,或者说非激进派认为,这是撤退的最好时机:
“别忘了,闵军刚刚派了一个师团前往鲁地,算时间的话应该已经抵达了鲁地。”
“后续还要派十万人前往,这么多人,我们需要派多少援兵才能保证胜利?”
“而且辽东怎么办?如果奉天继续这么僵持下去,甚至放弃进攻的话,局面会对我们很不利。”
“不如集中兵力,攻下奉天,和清国和谈,争取一个有利的条件,来日再战。”
他们并不看好继续增兵鲁地,因为鲁地更远,不管是补给还是运兵,都太依赖海路了。
且如果因为增兵鲁地,导致奉天战役失败,会影响部队士气不说,还会影响国际对东瀛的看法。
自从清国请求和谈,东瀛提出巨额赔款后,东瀛发行的战争债券都涨了不少。
要是奉天战役失败,很可能会影响到债券市场。
“陆相,陆军部做好进一步动员的准备了吗?一个月内能完成多少军队的组建?”
山县斟酌了一下,看向陆军大臣。
陆军大臣起身,这种事情提前就进行过准备的,直接就能回答:
“一个月的话,能组建五个旅团,但只有轻武器,牲畜和工兵的数量也会有所缺乏。”
“如果有三个月时间的话,可以重新组建五个师团,工兵的数量也会有所缓解。”
“也能通过黑市商人进口一批火炮、牲畜。”
军队不仅仅是人,或者说人是最便宜的东西,还需要大量轻重武器,更需要大量骡马。
在汽车普及之前,不论是运输物资还是运输大炮,亦或者大范围侦查,都离不开牲畜。
大本营又爆发了争吵。
有些人认为兵贵神速,先把人运到辽东,让他们发挥武士道精神,先取得胜利。
有些人认为必须以求稳为主,不能把刚组建的军队直接扔到一线,而且要补充重装备。
同时放弃鲁地和继续进攻鲁地的派别也夹杂其中。
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山县听了好一会儿,有了决断。
他看向海军大臣西乡和山本权兵卫:
“海相,山本君,如果北洋海军和闵海军合为一体,联合舰队是否能保证继续掌控制海权?”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都默默的盯着他俩。
西乡和山本对视一眼,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