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皇上皱起眉头,神色凝重地问道,“回宫的路上,你可曾发现有什么异常现象?”
他静静地望着黛玉,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忧虑。.g¨u`g_e?b.o?o·k?.,c_o?m.
黛玉明白皇上肯定知道了难民进京的事情,于是轻轻点了点头,尽力让自己显得轻松自然。
“有啊!玉儿发现来自南方的难民突然多了起来。”
她看着皇上那张因国事而日益消瘦的脸庞,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心疼。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说是因久旱无雨,导致田地颗粒无收,生活陷入绝境,只好沿路乞讨,生活实在悲惨。”
黛玉想到那些难民,一路上颠沛流离,历经千难万险,才到达京城。
原本以为天子脚下,会衣食无忧,过上安稳的日子。
谁知一进来,便被衙役四处追赶。
“为什么那些衙役拿着棍子追赶难民呢?是因为影响京城的形象,还是造成了京城的损失?”
黛玉想到路上衙役们恶狠狠的表情,十分不满地道:“不都是一样的百姓吗?为什么要区别对待?”
“朕会彻查,妥善安置难民。”皇上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
“只是看到难民吗?还有没有发现别的异常情况?”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显然对黛玉的看法极为关注。+j-i/n·c?h_e.n^g*h,b·g\c′.\c*o^m!
“别的情况?”黛玉微微思索片刻,然后回答道:“哦,对了,玉儿在路上还遇到了一对母子,情况十分凄惨。那小男孩的母亲因饥饿晕倒在路旁,衙役竟还拿着棍棒驱赶。我看他们实在可怜,便让人将他们送去林府了。玉儿打算让这个小男孩做灏儿的侍从,一来可以给母子二人一个安身之所,二来也能让灏儿有个伴。”
“玉儿,一个乞丐,怎么能做灏儿的侍从,将来完全可以从王公大臣里面选几个合适的伴读。”
“皇上,这个小男孩虽然年龄尚小,但说话做事却有礼有节,想来家教很好。”
皇上听后,微微颔首,对黛玉的善良和细心表示赞赏。
“玉儿,你总是这般心善。”他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温柔与感激。
“其实,是玉儿看到那个小男孩,一时间,想到自己的小弟弟死的时候,也和这个孩子差不多大,也有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
黛玉没有说错,是小男孩的一句‘漂亮姐姐’牵动了她的心。¢兰~兰*文*学\ ′首~发~
就在这时,皇上突然话锋一转,脸上浮现出一抹深邃而复杂的神色。
他缓缓从贴身的衣襟里掏出一张略显陈旧的纸条。
“玉儿,你看这是什么?”皇上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目光紧紧锁定在黛玉的脸上,那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黛玉被皇上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出于好奇,她还是优雅地伸出纤纤玉手,轻轻接过那张纸条。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纸条,只见上面用蝇头小楷工工整整地写着八个字:“皇后失德,天降大难。”
“皇后失德,天降大难。”
黛玉不敢置信地又读了一遍。
每一个字都像是锋利的刀刃,深深刺进了她的心里。
是谁!
谁会如此颠倒黑白,蛊惑民心!
想到自己这几年来,尽心竭力为百姓着想,为国分忧。
创办幽兰堂,让无数百姓解除病痛,延年益寿。
成立玉绣坊,令很多妇女自力更生,挺直腰板。
自己如此忧国忧民,为什么会有人往她身上泼脏水?
黛玉的心中猛地一颤,仿佛憋住一口气,上不来下不去。
她抬头望向皇上,那双清澈的眼眸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仿佛是在询问:“这……这写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她的声音虽轻,却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与伤感。
皇上见状,连忙上前一步,紧紧握住黛玉的手,那双手温暖而有力,试图将自己的坚定与安慰传递给她。
“这是有人故意诬陷,玉儿千万不要生气。”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担忧,仿佛生怕她会因此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黛玉感受到皇上手心的温度,心中的慌乱渐渐平复下来。
她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淡然与从容。
是啊!
想到幽兰堂门口那些病人愁眉苦脸而来,欢天喜地而去,自己就心满意足了。
只要能解除百姓疾苦就好,任何事,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