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上,东方连和坐在高位上,看着台下一群百臣争执着。
当朝的尚书道:“皇上,那江南的郡守之位空着,也不是良久之策。”
丞相附和道:“老臣认为尚书大人所言极是,皇上当推选一人去顶上那空缺的郡守之位。”
东方连和看着依旧一脸淡然的墨煊道:“国师大人觉得应当如何?”
墨煊被点名,不卑不亢道:“全凭皇上的意思。”
东方连和眸子一暗,他手上的线报所示,江南虽然缺了郡守,但实际上江南的势力已经划到了墨煊的手上,常年来,江南一直是独具一方,没有向朝廷进献任何的礼品,也从来不会有事情麻烦朝廷,加上江南那块地的土地肥沃,几乎可以与墨国的一半财力相提并论。
这样的江南几乎是成立了一个小王国,如今落到墨煊的手中,东方连和眸子划过墨煊的身上,这个儿子是自己一向最看好的,或许他强大了,也是极好的。
墨煊面色淡淡,听着文武百官的你一言我一语,明面上已经倒向太子的礼部尚书道:“臣有一人觉得可以胜任此职位。”
东方连和哦了一声道:“爱卿说来听听。”
礼部尚书双手作揖,语气恭敬的道:“回皇上,老臣认为那安昌进能胜任。”
礼部尚书说的安昌进是一介白衣,身家干净,有着常人所不及的头脑,旁人来看,确实是个人才,但是墨煊知道,安昌进早已经被太子收买。
墨煊并不急,因为他知道,就算是太子或者是清王的人坐上了那江南的郡守之位,也不足为惧,江南的势力并不是他一个郡守可以调动的。
一封血书,便相当于兵符,调动江南的势力还需那货真价实的血书,换一句话来说,郡守不过是一个空壳。
东方连和瞥了一眼墨煊,语气威严:“安昌进,此人能力不错,众爱卿可有异议?”
朝堂上鸦雀无声,礼部尚书是太子的人已经是朝堂皆知的,谁敢当面与太子对峙?就在东方连和准备敲定时,东方玄淡淡出声:“臣认为有些不妥。”
东方连和眸子锁住东方玄,这个儿子自小被他送到他的封地上,当年的许多事情说不清楚,此番他回来,深意已经是很明显的,党争在皇家出生的子弟上,是必不可少的。
东方连和道:“清王有何异议?”
东方玄上前一步,两手作揖,面上一片温和:“安昌进是武状元,做郡守,恐怕多有不妥。”
东方连和应了声道:“那清王可有合适的人选?”
东方玄面上一阵犯难道:“回皇上的话,臣暂时没有人选。”
礼部尚书抢先道:“清王有所不知,那安昌进是文武双全,这个是朝堂之上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