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只能去国营饭店吃,国营饭店可不如这些小饭馆好。
有的国营饭店的大厨甚至都是走关系进去的,做饭的口味真的一般。
江心月找到的这家饭馆有新鲜的海鲜,所以点菜的时候,江心月点了不少的海鲜吃。
看到江心月点了这么多的海鲜,许绍衍还有些好奇道,“媳妇儿,你这么喜欢吃海鲜的吗?”
江心月点头道,“对,我喜欢吃海鲜,这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我只是觉得,咱们以前家不是住海边的,都没这个吃海鲜的习惯,没想到你这么喜欢吃海鲜。”
江心月笑着道,“不住海边才会更想着吃海鲜呢,这要是住在海边的话,天天吃海鲜可就腻歪了。”
江心月说的是事实,海边的不少渔民其实都不是很爱吃海鲜的。
海鲜味道虽然不错,但是这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海鲜的做法,直接清蒸白灼,有时候口感味道并不是很好。
而且海鲜没有什么油水,这个时代的人缺油水,更喜欢吃有油水的肉类。
这个年代人最爱吃的肉绝对是猪肉了。
许绍衍也不纠结着江心月为什么喜欢吃海鲜,媳妇儿既然喜欢吃,那就让她吃。
等回到了京市,他就托关系问一问,京市到底能不能买到新鲜的海鲜。
这要是能买到的话,媳妇儿就可以经常吃上了。
两人在一起吃了一顿午饭。
许绍衍也吃了一些海鲜。
他承认这些海鲜的味道做的确实挺不错的,但是许绍衍觉得,自己好像更喜欢吃猪肉,鸡肉还有牛羊肉。
这些海鲜好吃是好吃吧,但是并不会让人有上瘾的感觉。
媳妇儿的口味和他还是有点儿不一样呢!
两人吃过了午饭,江心月便带着许绍衍去了彭城当地的政府。
江心月这一次找上的是鹏城这边的书记。
本来江心月这样级别的人肯定是接触不到这样的大人物的,但是江心月身后有江家在,加上京市书记的介绍,江心月才能顺利的见到这个大人物。
江心月找到了这边的书记,说明了自己想来投资建厂的事情。
江心月的制药厂特区这边的书记之前也听说过。
江心月的这个中成药的制药厂很出名,她的制药厂名气这么大,除了和她厂子生产出来的药品效果好有关系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国外都打开了知名度。
因为江心月的中成药在国外卖的比较好,以后可是能为国家挣了不少的外汇呢。
这样的一个制药厂,如果能在他们鹏城也开一家,对于鹏城的经济建设是一件好事。
不管咋样,当地的政府都是很喜欢和接受商人来在这边投资建厂的。
因为一旦投资建厂了,就意味着政府能收到一定的税收。另外,投资建厂之后,还能帮着当地拉动经济发展和就业。
鹏城特区的书记很快就答应了江心月建厂的要求,并且在政策上也给了江心月一些便利。
和这边的书记聊了一通,接下来就是建厂选址的事情。
特区书记这边打算回头安排他们的工作人员的带着江心月去逛一逛鹏城。
他们想给江心月推荐几个合适的建厂地点,具体的选址在哪儿,就让江心月自己来定,他们尊重她的选择。
江心月便答应了特区书记的安排,她估计得在鹏城这边多待上几天,先将建厂的选址确定了再回去。
知道特区书记的工作繁忙,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所以江心月便没有对他多加打扰,聊完了自己建厂的事情之后便离开了。
江心月和许绍衍去了招待所,先将这几天在鹏城这边的住处定下。
接下来几天,江心月在特区这边的工作人员安排下,逛了好几个地方。
最终江心月敲定了一个建厂的地点,回头直接忙着建厂的各种事情便可以了。
等在鹏城建厂子的事情确定后,江心月便和许绍衍准备回京市了。
回了京市,江心月还需要专门的安排人来负责这边的建厂事项。
随着自己生意的发展,江心月也在找有能力的人作为帮手帮着自己办事。
毕竟她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等着她的事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必定是需要雇人帮着干的。
江心月要是事事都自己来干的话,她的能力可不能完全忙得开。
这一趟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