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章 元宵节之夜(一)
在河南的省府开封这座九朝古都,民国的战乱和灾荒,似乎并没给这座几乎废弃的都城中的达官显贵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带来一丝沮丧和收敛。{?^0÷?0·?小]%说ˉ?网? μ无±¨?错\}£内_?{容?该热闹的依然在热闹,该享受的继续在享受,该像活神仙一样地潇洒快活的人儿,依然在富贵淫荡中继续潇洒快活着,好像这些战乱和灾荒发生在另一个世界、另一个国家一样。
无论如何开封总是河南的省府哦,省府的脸面关乎官府的脸面,官府的脸面关乎官员的脸面。
此时传统的元宵灯会为省府和官府的脸面增添了不少吉祥,为省府官官儿的脸面增添了不少光彩,为这座要饭花子成群结队的古城带来了不少表面的繁华与辉煌,也为战乱灾荒频繁的民国粉饰了不少太平景象。
一支官府掏钱雇来的龙灯队伍,耍灯的人儿穿着花里胡哨绣着蟠龙的明黄色服装,他们每人手里都举着一根竹竿儿,竹竿挑着一条肚里亮着蜡烛嘴里吐着火焰的大龙,在锣鼓锁啦“咚咚锵锵哇哇啦啦”声中缓缓而行,围看热闹的人们指指点点嘻嘻哈哈喳喳称奇。
“呀呀……真像一条活龙!”
“呀呀……龙的眼睛还转动着哩!”
“咦……”一个小女孩儿指着龙灯问妈妈,“这个龙嘴里咋会吐火哇?”
“这是条火龙……”牵着女孩儿的小手的妇女很内行地说道,“火龙嘴里吐火是烧妖魔的。??幻?想t¤e姬¤× {μ追]?±最?]新|`:章′节{”
“这么热闹的灯会咋会有妖魔哇?”小女孩儿用恐惧的眼光向四周瞄了瞄,“妖魔长得是啥样子?”
“听说妖魔长得有鼻子有眼儿,有时候会变做人的模样儿,说不定这灯会里就有暗藏的妖魔。”妇女吓唬女孩儿道,“你要扯紧娘的手免得暗藏的妖魔伤害你。”
“嗯嗯……”小女孩儿连忙握紧母亲的衣袖,她仔细看了看那条舞动的长龙天真地说道,“这龙好像是纸糊的假龙……元宵灯会上会不会有真龙啊?”
“傻闺女!哪会有真龙哇?!”妇女呵呵笑道,“要是真龙来了还不把人儿都吓跑啦!”
这时官府花钱安排的走马灯队伍游行过来了,一群戴着礼帽穿着长袍马褂儿的人,簇拥着一个个硕大的走马灯晃晃悠悠说说笑笑大声喧哗着,一旁的老百姓对光彩夺目奇妙的走马灯指指点点,人群中不断发出一阵阵儿的惊诧和赞叹。`[-我?的,书?|城@/′ @免)?费a*阅?:°读#走马灯上的骏马不断转动奔跑者,活灵活现好像活马一样。有的灯里转动奔跑的是黑马,有的灯里转动奔跑的是白马,每个灯里的马匹颜色都不尽相同,人们也弄不清楚这种玩意儿是咋做成的,只是感到蹊跷得很。
“爹啊……这些好看的马儿咋着跑到灯笼里去了?”一个男童向肩上驮着他的汉子问道。
“灯笼里好玩儿呗,马儿就跑了进去。”汉子糊弄男童道。
“马儿会不会从灯笼里跑出来呀?”男童又问道。
“马儿不敢跑出来。”
“马儿为啥不敢跑出来?”儿童纳闷儿不解道。
汉子呵呵笑道:“我也不知道。”
这时只听到有人威严地大声吆喝着:“让道儿,让道儿!躲开躲开!快躲开!轿子撞着谁谁得赔一块儿银圆哦!”
驮着男童的汉子猛一下听到吆喝吃了一惊,嘴里小声嘟囔着:“要是被轿子撞着反而要赔他一块儿银圆……恶人来啦!”他急忙向路边躲去,由于躲得仓促且肩上驮着儿子,父子一下重重摔在了路边的沟里,小儿子“哇哇哇”地哭叫起来。
只见一帮黑衣人拥护着一顶黑色的轿子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大声咋呼着,“都快躲到一边去!别妨碍我家老爷赏灯!”
从轿子的窗口儿看到一个穿戴阔气胖墩墩的老先生在吞云吐雾吸大烟,不时把脑袋伸出窗外乐滋滋地欣赏着街市上的灯光美景,嘴里不断嘟囔着“就应该这样……就应该这样……省府就得像个省府的样子吗!民国总得比大清朝热闹些哇!”他嘟囔着猛地从窗口儿吐出一口臭痰来。
一个穿戴破烂的汉子背着一个穿戴一样破烂的老太婆,老太婆在汉子的肩背上不断絮叨着:“你从长垣用板车拉娘到这儿,又背着娘……跑这么远不就是看个灯吗?有啥看的?有啥稀罕的?这灯那灯又抵不了饥饿。”
背着老娘的儿子说道:“娘大半辈子还没来过开封哩,更没看过这花里胡哨的灯会,让娘也看看城里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