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至柴桑水域。”
“只要攻取柴桑城外水营要塞,便可断其水路,大军继而登岸围城。”
“届时孙策若来援,我水军迎战,拒其于水营之外,步军四面围困,从容攻城。”
“柴桑可破矣!”
梁翰大手于地图上指点,为刘备勾勒出夺取柴桑之策。
帐中一片欢腾,诸将皆是热血沸腾。
刘备立于地图前,目光于江陵、夏口、合肥间游移。
耳听梁翰之策,一幅壮阔图景,渐渐呈现于眼前。
“军师攻孙策,却将吕布、袁术、曹操,乃至五溪蛮皆纳入筹谋。”
“此等格局与眼界,真乃举世无双!”
刘备赞不绝口。
“砰!”
一拳击于地图之上,欣然言道:
“好,便依军师之计,大军即刻撤回江陵。”
“让小霸王放心北上,去争淮南之地!”
柴桑古城。
淮南剧变之讯,满城皆为之哗然。
“袁术此人,虽狂妄自大,竟敢僭越称帝,然亦算得一方之枭雄也。”
“未曾想,其竟如此窝囊,毙命于吕布那三姓家奴之手?”
“真乃可悲可叹之事,亦是可怜可惜之人呐。”
孙策手执寿春急报,口中唏嘘不已,深感袁术之死,实为憾事。
想当年,他曾为袁术麾下效力数载,袁术对其亦是颇为赏识喜爱,甚至视如螟蛉之子。
袁术于他孙氏一族,亦是深信不疑,淮南及江东诸多太守之职,皆由他孙家人担任。
若非袁术胆敢僭越,称帝自封,他还真难以公然与之决裂,以免背负上不忠不义之骂名。
如今,袁术已殁,孙策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怅惘之情。
“吕布此人,屡行弑父之逆行,犹如那养不熟之恶狼,袁术竟胆敢收留且委以重任,终遭其反噬,实属咎由自取!”
周瑜闻之,不禁嗤笑一声,旋即便拱手而言道:
“袁术既逝,淮南之地必将陷入纷扰之境,此正乃伯符兄趁此良机,收取淮南之大好时机也。”
“伯策兄当速速挥师渡江,挥戈北上,收服袁术之余部,将合肥、寿春等淮南之重镇,悉数纳入囊中,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