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粮票,分到每一个人头上都是定量。
像秦业威他们这些动脑子的人,一个月的定量也就是三十多斤粮食。 所以请客吃饭,那都是花钱可以,但是被请客的人,需要自己准备粮票。 更何况南城区这边,基本上都是二十四号发粮票,现在是发粮票前的两天,谁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对于秦业威请客,程旭远自然不反对。 但是请客吃饺子,这个好像有点难以接受。 毕竟今天中午,我刚刚吃了饺子啊! 但是看着史雪红等人兴高采烈的样子,程旭远还是决定不吭声。 毕竟,大家都想吃饺子,你非要显得特殊,那也会被针对的。 程旭远默默等待着自己的饺子大餐,不过此时在《燕京文艺》的编辑部,沈瑜墨正在翻看着下一期出版的燕京文艺作品目录。 没有《当幸福来敲门》。 这不应该啊! 这里面有三四篇稿子她都看过,在她的感觉中,这些稿子虽然质量也不错,但是和《当幸福来敲门》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为什么这些稿子能够刊登,而《当幸福来敲门》不能呢? 如果换了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大多都会选择沉默。 毕竟作为一个新人,来到新的单位,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学习。 至于有意见这种事情,那就要憋在肚子里。 毕竟,你才刚刚来到这个单位啊。 可是偏偏沈瑜墨不一样,她这个人做事极其认真,而且,她习惯把话说当面。 比如和本主结婚约定三年培养感情的时候,她就讲在了当面。 可以就结婚,不答应就一拍两散。 而这次回城,她同样将自己的决定给本主一家说的清清楚楚。 我可以帮着程旭远将户口农转非,我可以帮着程旭远找好工作,但是离婚就在半年后。 不同意也离婚。 这一次,她同样准备这样做。 所以她二话不说,直接来到了张德宁的办公桌前。 张德宁正在写着什么,看到沈瑜墨走过来,愣了一下道:“瑜墨,有什么事吗?” “张老师,我想问一下,新年第一期的《燕京文艺》,为什么没有《当幸福来敲门》?”沈瑜墨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截了当的问道。 这种做法如果让逐渐黑化的程旭远看到,一定会用手盖住自己的脸,然后做出一种不认识的模样。 大姐,和人沟通不能这样单刀直入啊。 你应该更有技术的说一下。 比如说,张老师,我觉得有一篇《当幸福来敲门》写的不错,可是这一次,它没有被选中出版,我能请教一下它的缺陷吗? 或者是张老师,我想请您指导一下我…… 这些说法,都比直接质问强得多啊! 张德宁虽然被沈瑜墨称为老师,实际上她的年龄还不到二十六岁,之所以让她带沈瑜墨,完全就是因为沈瑜墨和她的年龄相近。 对于沈瑜墨的脾气,张德宁也有一些了解。 所以对于她这样的问题,张德宁也没有生气。 她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沈瑜墨前些时候给了她一篇《当幸福来敲门》的稿子,她太忙,以至于忘了看了。 迟疑了一下,张德宁实话实说的道:“瑜墨,你给我的稿子,我因为有点忙没顾上看。” “这个我回头看看。” “就算这一期赶不上,下一期也不晚哪!” 沈瑜墨本来还准备和张德宁辩论一下《当幸福来敲门》这篇稿子的优劣,没想到对方居然没有看! 而且,对方的理由好像说的理直气壮,毕竟他们编辑部也就这么几个人,忙也是很正常。 “张老师,我觉得您应该尽快看一下。” “如果您实在是没有时间,我去找邹老师。” “这篇稿子,我觉得它不应该被耽误。” 沈瑜墨的坚持,让张德宁一阵无语。 这个年轻的小妹妹,这脾气怎么这么犟! 自己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好像就没有她现在的劲头儿。 也罢,自己的工作刚刚完成,就给她说一下,为啥现在不用这篇稿子。 “瑜墨,我这就看,等一下咱俩聊一下你说的这篇稿子。” 张德宁说话间,就在自己的桌面上,找到了那篇《当幸福来敲门》。 看着龙飞凤舞的行书,张德宁的心中对于这个作者多了不少的好感。 别的不说,这钢笔字写的苍劲有力,着实不错。 徐凌云,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