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亮,李恪的队伍又再次出发,原本千人的队伍里,除了三百锦衣卫,五百虢州府兵。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猴 kanshuhou.com
再就是一百各种仪仗队,三百多交州被李寿强迫为奴的百姓,也是跟着李恪一起去交州。现在又多了三十多被绑着的僧人和人牙子,还有八十名被拐卖的少女。人数越多,走的就越慢,走了两三天,一行人才来到虢州和陕州的交界地。在这里两州的交界碑前,早就已经站着函谷关的守将,还有陕州的刺史、别驾、都督。虢州别驾终于能和蜀王分离了,这一路上因为他,蜀王都大开杀戒两会了。所以这几天的虢州别驾,也没再和李恪说任何话。之前他不只是和蜀王推介寺庙,还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蜀王搭话。毕竟这是当今陛下的儿子,还坐着太子的马车出行,像他这样的地方官巴不得在蜀王面前混个脸熟。万一将来有事,期望着蜀王看在一面之缘,也能帮衬帮衬。经过前两天的寺庙事情后,他现在是想能躲多远躲多远,鬼知道蜀王这一趟交州之行,路上还会惹多大的事情。当虢州别驾先和陕州的大官们说完后,这才来到马车请蜀王下车。李恪出了马车并没有急着下马车,而是现在眺望了远处的函谷关。函谷关这个地方太出名了,大唐有三个关卡是最出名的,出名到了连李恪这个上辈子历史很差的人,都知道这三个关卡的不少典故。分别是虎牢关、雁门关、函谷关。雁门关”那个在最北方的关卡,李恪是没办法见识了。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建的,赵国名将李牧曾在此地抗击匈奴,大败匈奴之后,使其十多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汉朝,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迎战匈奴铁骑,在雁门关附近与匈奴对峙。西汉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出的便是雁门关。李靖灭突厥,也是从雁门关出发。“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那是假的,但是李世民三千破十万那是真的,在大唐,提起虎牢关,就一定提起天策上将、当今陛下李世民。“函谷关”。战国时期,吴起率领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国五十万众的神话战役。五国第一次、第二次的联合攻秦时,秦国就是在函谷关两次大败联军。由此可见,虎牢关的战略意义多大。和潼关一样,函谷关也有三个关卡。按照“西、中、东”三个方位来区分:分别是李恪眼前的这个“秦函谷关”。还有中间的“魏函谷关”。 以及西面的“汉函谷关”。秦函谷关不用说,就是秦朝建在交通要道之上,和潼关并称“百二秦关”,或者“泥丸封关”。分别是西汉的时候,刘备的谋士对他说,百万人来进攻,两万人就能守住。还有东汉的事情,隗嚣的谋士劝他占据关中,因为这个地方只需要一个泥丸,就能堵住路。中间的“魏函谷关”,和“中潼关”一样,也是曹操建造的,是为了加强粮道的保护。西面的“汉函谷关”,他就不在陕州地界了,而是在洛阳所在的“洛州”地界,是汉朝的“楼船将军”自己出钱建的。西汉时期,南方部族百越发生叛乱,汉武帝布告天下欲发兵击越,楼船将军杨仆自告奋勇出兵南方,平定了叛乱。但汉武帝早已把函谷关以内的地方封给了其他大臣,只好封杨仆为“关外侯”,把关以东新安以西的地方封给了他。秦汉时期,关中地区为京师所在,当地百姓以身居关中为傲,杨仆也视“关外侯”这一封号为耻。便向汉武帝建议,用自己家财把函谷关迁移到新安东边,就是洛州地界,这样既扩大了关内地盘,他自己也可成为关内侯。汉武帝当然乐意了,又不花自己的钱,又能增加一道关卡。所以从此开始,但凡到了洛阳的人,就会说“过了洛阳就进关中”这样的话。因为陕州境内有两个关卡,所以在迎接李恪大王的队伍里,有两名穿着品级一样的守将。按理说,陕州境内有两条管道,一上一下,李恪大王要走没必要来,而且又不近。但还是那话,长安来的亲王,谁都想巴结巴结,混个脸熟,这是为官之道,除非你不想往上再进一步。但李恪看着前面等着自己的队伍很不爽,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像长广姑姑那样,准备了盛大的迎接仪式。而是李恪看到,在道路的两边跪满了百姓,场面可以用密密麻麻来形容。熟悉李恪的都知道,李恪不喜欢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