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现代的3克左右,使伤寒论方剂中的剂量,降低为原方剂中的1/5左右。这样就指方剂中的药效大大降低,很多中医药大学的教材都是按照李时珍提倡的方剂药量。”
“1981年考古学家发现,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伤寒论》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
“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中药治病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现代的15.625 克,除去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大约为15克左右。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安全剂量。在此程度上,根据人的高矮胖瘦,体质不同,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进行药量加减。 ”
“以《伤寒论》书中小柴胡汤原方为例:
柴胡半斤,半夏半升,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如果按现代考古发现的汉代度量衡标准,与现代度量衡的换算关系计算,那么小柴胡汤的用药量大约如下:
柴胡125克,半夏60克,黄芩45 克,人参45克,炙甘草45克,生姜45克,大枣12枚。”
“如果按《伤寒论》,原方折半的安全剂量,则为:柴胡62克,半夏30克,黄芩27 克,人参22克,炙甘草22克,生姜22克,大枣6枚。”
“而现代常用小柴胡汤中药剂量:柴胡24克,半夏12克,黄芩9克,人参9克,炙甘草9克,生姜9克,大枣4枚。”
“可见,现代中药方剂中大都采取了李时珍书中的剂量,为《伤寒论》原药方中的1/5药量,比《伤寒论》原药方中,安全剂量的一半剂量还要少很多,自然治病效果的大大降低。”
“这样用药是安全了,小病也还过得去,只不过疗程长一些。但对一些比较严重的病症,危急病症,几乎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而对于危急病症,短期内能否见效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事关病者的生死,是一点马虎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