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目光,
“冲突意味着两名神明旗鼓相当,谁也压不住谁,但如果有一个神明可以镇压其他,
这时再观想多座神明异象,应该也可以吧?”
张养之笑道,“李兄之气魄果然不一般,一尊神明异象就足以让人为之倾尽全力了,
若是多观想几座,只怕是力有不逮。”
李砚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重新看向手里的《自然十二神观想法》,这满篇的字里行间里分明写着四个字。
鸠占鹊巢!
若自己能代替这十二尊神,届时天下大部分香火尽归于一身”
光是这么一想,都让人忍不住气血沸腾。
他暂且先放下《自然十二神观想法》,这里面的内容很多,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借助祭祀之法观想神明异象,等回去之后再好好研读。
李砚知又拿起《内景天地映照法》。
翻看了十几二十页的理论介绍,有些不可置信地瞳孔微缩。
“观想神明异象,开辟内景天地—-人体密藏,浩瀚无垠,得之其一,便可超凡脱俗,不入尘世—”
“神明异象坐镇内景,从此光阴如梭,唯我内照永恒他阖上卷宗,只感觉脑袋里有大量想法念头,直往外冒。
自己目前搭建的初境修行体系已经趋近完善,但这部功法,却让他隐隐看到了初境之后的路“张兄,这应该是隐世道家的不传之法才对,我在《内天地与外天地杂论》里看到过,但也只是粗略介绍。^微¨趣?小\说/ +追,最+新?章·节?”
“更深层次的功法,书宫里好象也没有。”
张养之大感意外,“李兄也在研究内天地和外天地?看来你与我隐世道家还真有缘分“李兄不必介怀,我既然给你了,你就放心大胆地练,家里那些老头子不会管我的。”
“李兄要是练的有疑问了,随时问我。”
李砚知再看第三部《紫薇筹方术》。
前两部功法,已经让他有种大开眼界之感,这第三部功法,也不知会有何等精妙之处。
张养之看他准备看这部功法,特地解释道“筹方术是一种很特殊的秘法,不涨肉身之力,也不会直接提升战力增幅,甚至不会增加任何能力。”
“但在我们紫薇道里,每个人都必须要学,只是学会的人寥寥无几,李兄学不会也不要紧,看看当成打发时间的乐子就行。”
李砚知挑了挑眉,这《紫薇筹方术》什么都不涨,却还要每个人都学,里面到底有什么玄妙之处?
怀着这样的疑惑,他开始翻阅这部连名字都让他有些不解的秘法。
筹方术。
是一种脱胎于民间筹算之术,专门用来帮助方士筹算天地玄妙的辅助推演秘法。
天地玄妙,冥冥无常,肉眼凡胎难以洞观其真,于是筹方术应运而生。
看起来有点象是老神棍算命,但掌握其精髓的方士,却能借助此法,推演方术变化,
演化功法前路,甚至感悟天地至理。
很难学,极难入门。
用书册中的话来说,需要一种极为罕见的悟道天赋。
玄之又玄,全凭虚无缥缈的灵感和悟性。
怪不得张养之说学不会也不要紧,当个乐子看也行。
可李砚知却发现了其中最关键的地方。
《紫薇筹方术》脱胎于筹算,但其中却大量出现阴阳字眼。
这阴阳,不正是两仪的一种表象吗?
李砚知摩着手指,继续往后翻看。
一刻钟后,
天书玉篆出现了让他心跳骤然加快的提示。
【观阅《紫薇筹方术》,产生些许感悟,发现两仪阵蜕变契机。】
【观阅《紫薇筹方术》,产生些许感悟,发现两仪阵蜕变契机。】
而另一方面,张养之在一旁边看功法,边注意李砚知的动静。
果然如同传言一般,这李砚知酷爱啃书,一旦看起书来,就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