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 第160章 英雄之城

第160章 英雄之城

其他人是在修行,夏先衍则是观白鹿洞书院灵源,神游庐山灵源之地。

白鹿洞书院,随着这些学生的到来,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书香不息,弦歌不辍,文脉不断。

千年前,书院内有理学,心学之争。

书院外则是儒、释、道之争。

而现在看来,儒释道三家已经在庐山的怀抱里完美共存、和谐相生,这座山从一座自然之山,变成文化之山。

所有的文化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不再对立,平等相处,,相互包容、相互融合。

这正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庐山成了一座源远流长、历史的山。

夏先衍心神融入了灵源之中,他观摩着这座灵源之地,借此来磨练心神。

因为他发现了自己修为提升缓慢的原因,借助外力太多,修心不够。

这一沉入修行,不知不觉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黄昏。

游客们开始逐渐离去,他们经过正在修行的学生身边时,纷纷停下交谈,小心翼翼地放慢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专注于修行的孩子。

有人默默地在为学生们鼓劲加油,因为等他们完成觉醒后,就该轮到他了。

轮到这位刚刚过完25周岁生日的年轻人!

夏先衍早早的退出了修行状态,他一直观察学生们对造化之气的吸收情况。

不出所料,大部分造化之气都被那些年轻人吸纳了。从 14 岁到 25 岁这个年龄段,吸收的造化之气并没有太大差别,但随着年龄增长,25 岁以上的人,所能分配到的造化之气会越来越少。

夏先衍同时注意到,灵源已不再修复文物,所有的造化之气都被调集过来,全力协助年轻人觉醒灵觉。

与此同时,灵气还是跟以前一样不受任何约束,源源不断地涌入每个人的体内,持续滋养着大家的体魄。

由于修行消息的公布,景区最近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以前,庐山核心景区允许本地车辆上山,但现在却禁止了这种行为。

就是因为谁也没想到,消息公布的当天庐山景区的车从山顶堵到山脚下,文旅局不得不限制所有私家车进入山区,只允许大巴车通行。

晚上学校给学生们送来的晚餐,作息时间跟在学校一样,只是被用到了这里,此外,在灵源之地的时间里,学生们并非只是干坐着,他们还可以读书和学习。

对于造化之气,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它的选择,因此这些学生的觉醒之路将会非常漫长。夏先衍估计这可能需要坚持一个季度左右。

与最初不同,以前一座灵源基地只有几百人,现在一座灵源基地有至少有数万人。人数众多导致造化之气被分散开来。

许多部门不得不调整作息时间,因为在后半夜时,人数相对较少,每个人能够分配到的造化之气也会更多一些。

如今仅是白鹿洞书院就有上千人被安排进入其中,好在灵源诞生的造化之气分散于整座灵源之地,不然像这些孕育灵源的地方肯定会挤满人。

整个九江市的几十万学生大多被分配到了庐山灵源之地,还有赣省其他缺少灵源之地的城市也借用这座灵源之地,也只有庐山这么大的地方才能够容纳这么多人。

如此一来,夏先衍突然感觉灵源似乎并不够用,并没有比其他国家多出很多。

经过一夜的休整,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便是南昌。次日清晨,夏先衍让开船的战士们继续留在庐山码头等候他们。随后,他与其他人一同乘坐汽车前往南昌。

公元前202年,西汉大将灌婴在此筑城,始称灌婴城,历经2200余年,别名豫章、洪州、隆兴等,明代定名为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

“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这座城市在千年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人文瑰宝、名胜古迹。

在前往南昌的道路上,存在着一座古老的陵墓群,它孕育出了灵源,这里就是海昏侯国灵源之地。这里有着名的海昏侯墓

海昏侯墓,位于赣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是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墓葬。在遗址内建有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海昏侯国遗址年代至少为公元前 63年至东汉末年,是华夏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为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

第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