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孙嘉和赵绍铭同样紧握着拳头,虎目圆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目光始终望着天安门的方向,他们在深深的缅怀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
在众人的情绪逐渐平复之后,夏先衍缓缓开口道:“灵源将历史的场景具象化于现代社会,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铭记历史。而这些声音与画面,应该让更多的人去聆听和目睹。”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承平日久,人不知兵,愿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他顿了顿,继续说:“只有了解我们的过去,了解我们近百年来的屈辱,才能真正明白,我们华夏在短短几十年内走过他国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是有多么的艰难。”
“对,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继续努力,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华夏经历了外敌入侵、国家分裂、民族危亡的深重灾难,但华夏人民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抗争与自救。通过一系列的革命、改革和建设,华夏不仅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还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华夏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只有华夏做到了,不依靠强取豪夺,血腥的殖民方式,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西方自始至终起根本就是殖民主义,无论是百年前,还是现在,新旧殖民主义无论怎么转变,民主喊声多么响亮,其本质就是依靠殖民其他国家,获得财富。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华夏崛起,因为华夏证明了,可以走另一条共同富裕的路。
夏先衍收起思绪,再次展开神识,对这片区域进行细致的探索。由于地面的阻隔,他的神识无法深入地下,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最后,夏先衍将自己的探查结果向雷明心做了详细汇报,然后带领队伍离开了太庙。他们从东门出来后,前往明十三陵的长陵祾恩殿。
车子刚拐进南池子大街,夏先衍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吩咐开车的战士重新绕回长安街,并放慢车速。他集中精神,将神识探出窗外,仔细探查四周的造化之气。
结果令他惊讶不已,原来整个长安街的造化之气异常混乱,其中一些并非仅仅来自于太庙,还有其他地方也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造化之气。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夏先衍无法分辨这些造化之气的确切来源。无奈之下,他只能放弃追溯源头的想法。这次绕路恰好走上了西二环,但不幸的是遭遇了严重的堵车。车辆缓慢前行,停停走走,令人心情烦躁。
直到驶上京藏高速后,路况才逐渐通畅起来。明十三陵位于燕京市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麓,地理位置优越。陵区被三面群山环抱,地域辽阔,犹如一个巨大的盆地。各个山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这些帝王的陵墓,形成了独特的景观。陵墓建筑群以长陵为中心,呈现出环绕之势,与绿树丛林相互映衬,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神秘的氛围。
之所以选择先前往太庙,其中一个原因是其距离较近,另一个则是明十三陵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远离繁华喧闹的市区。这样的选址使得夜晚受到光污染的影响大大减少,从而更有利于观看灿烂的星空。因此,他们决定晚上直接留在明十三陵修行。
此时,长陵祾恩殿前的空地上,灵源仍在不断地扩散着。伴随着灵源的蔓延,周围的环境也开始发生变化。这里的建筑物与太庙的享殿所遇到的情况相似,在灵源的作用下,它们都披上了一层由灵气构成的外衣,呈现出最初建成时的模样。与太庙不同的是,这里似乎对建筑物本身产生了影响,
肉眼可以清晰地看到,原本充满历史痕迹的建筑仿佛经历了一次神奇的修复,焕然一新。那些斑驳褪色的漆面,犹如被重新粉刷过一般,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整座祾恩殿展现出它最初的辉煌风貌。
随着灵源的扩散,以祾恩殿为中心,其他古建筑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向着最初建成的形象转变。为了减小影响,整个长陵景区被封闭。
但是透过陵门还是可以看到祾恩门的变化,看到焕然一新的建筑,很多游客只是以为这里正在修复这些古建筑,也并未多想。
夏先衍抵达后,娴熟地开始探查起地面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除了建筑外貌的变化,他还有了新的发现:祾恩殿前的空地上,出现了一本又一本的书。这些书悬浮在空中,仿佛置身于另一片空间之中。它们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这些书存在空间是一幅